-
台积电为何要这样做
截至2017年3月20日,台积电市值超Intel成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 [全文]
-
时评测试文章
今年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年份,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的发展确实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所以十九[全文]
-
中国会用华为监听吗?反正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文/卡尔德·沃尔顿 译/观察者网由冠群】鲍里斯•约翰逊政府周二宣布,禁止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参与英国下一代5G[全文]
-
习近平会见福田康夫等博鳌论坛代表
习近平会见博鳌论坛理事会代表应邀出席明年年会[全文]
-
国安集团 “混改”开了个坏头
国安集团粗糙简陋的、暗箱操作以及急就章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给那些反对这个理念的人提供口实。这显然离制度设计者们的初衷相去甚远。[全文]
-
开放与封闭:马云、刘强东的对决
京东上市,最大的看点在于其和阿里巴巴的竞争。刘强东相信群体智商低于个人智商,握有对京东的绝对控制权。 马云则相信集中力量办大事,阿里巴巴采用合伙人制度。这导致双方企业拥有不同的架构:京东是自营电商模式;而阿里巴巴则是开放的平台型电商。二者谁将胜出?[全文]
-
“快播模式”将注定消亡
24日,盛世骄阳对外宣布,快播公司涉嫌盗播其新媒体独家版权影视剧。目前网上各种播放平台,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网站,盗版、盗播的现象非常严重,他们通常采用最常见的手段盗链、嵌套,从而获取非法利益。作为国内最大的“盗版”视频平台,快播公司似乎也觉得这条路行不通了。不过,这一切都来的晚了一些……[全文]
-
亚马逊兼并水门邮报图什么?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多次表示“报纸将会在20年内灭亡”,而就在最近他买下了《华盛顿邮报》。《纽约客》戏谑称他“在网上不知道点错了什么键”,而业界则揣测这次“渠道”与“内容”的结合是别有用心……[全文]
-
一种方法论维度:图读“李克强经济学”
国外投行总结出“李克强经济学”的三大支柱:不刺激、去杠杆和调结构。不过,仅凭这几种简单措施,显然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形式,李克强总理需要构思的政策方针和应对措施,已经超出了外资投行们给定的范畴。[全文]
-
图说:十年白酒神话的终结
2003年以来,白酒行业的狂飙突进引无数资本竞折腰。但这十年来,在经历了“勾兑门”、基酒外购、年份酒虚假、囤货质疑等系列事件之后,塑化剂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全文]
-
李嘉诚 掌控香港的“神”
在香港,几乎所有人的衣食住行都在李家的掌控之下,以至于近日有位香港小学生写道:“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全文]
-
应纠正市场对城镇化的误读
市场把新型城镇化诠释为房市主导的投资,但这只是一种认知幻觉。市场的误解,透射出各界对未来经济转型的困惑,也透射出经济转型的知易行难。新型城镇化的“新”其实反映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等的系统协调,这种系统协调的源动力是制度变革释放的改革红利。[全文]
-
中国经济纯靠投资拉动?
若不清楚谁来或谁能消化投资带来的产量和聚集的产能,一味强调投资拉动带来的必将是产能的累积闲置、沉淀化的库存和资本等问题资产。如若把3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单纯归因于投资拉动是以偏概全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为国内产能过剩找到了外部买家,使投资拉动的经济得以维系。事实上,近年来经济增长恰受益于改革开放。[全文]
-
图说“平安”十年
汇丰控股意欲出售平安15.57%股权,震惊市场。平安AH股接连下挫。中国平安成立于1988年,用了20多年时间,打造成总资产2.6万亿的金融帝国。而这背后,股权腾挪变动不断,如今前两大单一股东均为外资股东。这一次,谁来接盘汇控手上700亿股权?这些年,万亿金融帝国易手何方?[全文]
-
中国决策机制最大优势是反复试错
中国的决策机制重视适应力,是稳定与灵活的结合体,这个结合非常重要。虽然这种机制在其他国家也有,但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不知道路在哪里,就边找边探索,进行反复试验,不断探索新的政策工具,这是中国处理不确定性最突出的特点。 [全文]
-
似是而非的美国“衰亡论”
共和党人强调军事一定要强硬,负债务必要削减,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如何总结大英帝国衰亡史有关。另一方面,最终促使大英帝国从军事溃败到版图瓦解的,则是经济上的受制于人。为了配合共和党人对美国国运兴衰的这一论述,亲共和党媒体近期不断大谈大英衰亡史,连篇累牍地“反思”布尔战争与苏伊士运河战争,往深层次里打“兴亡牌”。在他们看来,不但伊拉克与阿富汗不能撤,叙利亚和伊朗都不能让。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任何一个国家(例如中国)成为美国的单一债权人。这几步走错了,美国就会成为一百年前的英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