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民的好总统,怎么敢生病
别说希拉里不敢提健康状况,历届患病总统的保密工作都做得滴水不漏。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发现自己嘴里有个肿包,确诊是口腔癌。他跑到朋友游艇上做手术,4天内,医生切除了肿瘤,还为他做了整容。伍德罗·威尔逊中风期间,部分事务交由妻子处理。而就在罗斯福的医生开具“非常健康”证明不久,罗斯福就去世了。[全文]
-
中国民众的受害者心态?
昨日,BBC中国总编辑凯瑞·格雷西(Carrie Gracie)女士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里约奥运:中国民众的受害者心态”。她作为一位驻华30年的BBC“资深记者”和“中国总编辑”,以“专业”视角“深度”解读了中国人的“奥运受迫害妄想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独具“创意”地联系到南海仲裁等问题,并将“中国人不会反思”的原因归结于“中国缺少言论自由”。[全文]
-
南海仲裁裁决前,《全息南海》讲了点中国故事
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最新发布的视频中,一位老翁在英语动画中向孙辈强调,中国对南中国海相关岛礁的主权得到国际承认,直到上世纪60年代发现石油资源后,“有些国家就眼馋啦”。[全文]
-
吃香蕉一次超过6根真的会死?
英国电视名人Karl Pilkington在节目上说:“在你谈论香蕉之前,我告诉你一桩事实,那就是一口气吃超过六根香蕉你可能会丢掉小命。”他说:“事实证明,一口气吃六只香蕉会导致体内钾元素水平异常升高……”钾到底有多危险呢?[全文]
-
时尚的致命诱惑(请按字面意思理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追赶时髦到了极致,那不叫“不疯魔不成活”。而是真的活不成了。从石器时代开始,就不断有人成为时尚的牺牲品。追赶时髦到了极致,就会发展成虚荣癫狂症。不只是女人,男人也会因时尚送命。[全文]
-
还没摆平今日俄罗斯,中国人要来了
中国外宣并没有像“今日俄罗斯”那样引起西方反弹,也没有遭遇类似孔子学院的争议和冷遇。这似乎也说明中国投入巨资的外宣并没有对西方媒体长期主宰的叙事和话语体系形成多大的挑战。但可以预见,中国的努力势必同西方政治价值及其话语体系形成更多碰撞。[全文]
-
阿富汗选举花掉1/4GDP
阿富汗财长称,总统大选由于争议迟迟没有结果,僵局已消耗国库50亿美元,而该国GDP才200多亿美元。财长甚至不得不削减公务员薪资,并裁减部分政府岗位。 [全文]
-
美国唐人街为何衰落?
唐人街是众多美国城市的一个特点,但社会活动家称,一些最有名的唐人街正不得不顺应社区高档化、贵族化趋势的发展。低收入租户们生活压力越来越重,这其中许多都是华人。房东一直想方设法促使人们离开这里,有时候停止供应热水或暖气,或者极尽所能地提高租金。[全文]
-
BBC回顾1952年伦敦大烟雾
这场“伦敦大烟雾”造成至少4千人死亡,无数市民呼吸困难,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灾情最严重的伦敦东区,人在户外直立时低头看不到自己的双脚;能见度极低造成很多人在平时熟门熟路的街区迷路。[全文]
-
美国选举之十大怪现象
看倦了政策上的辩论,你是否关心过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比如奥巴马辩论时的手势代表什么意思?为啥我们管这些人叫“总统先生”“发言人先生”,即使他已经卸任了?大选为什么居然会有平局?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说“伙计们”?为什么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打酱油”?BBC撰文美国选举十大怪现象,为我们分析选举中有趣的小细节。[全文]
-
李英浩为何突然被解职?
朝鲜平壤经常使用“患病”作为托辞,就像使用“出车祸”一样,来解释政治人物的突然离职。当然,也有一些地位不那么重要政治人物,他们会简单的未经宣布就从政界消失。但李英浩却不能这么简单的从政治舞台消失,因为自2009年2月他被任命为军方领导人起,他的身份就变得很显赫。朝鲜的政治从来都是以保密著称,在外国访问者看到的平壤鲜花盛开的繁荣团结的背后是什么,没有人真正知道,政治家们的争权夺利,更是不能为外人所知。已经面临严重经济困难和核危机问题的朝鲜,能够长久持续它传统的秘密政治吗?许多人对此也持怀疑态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