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蒂勒森是否明白,昂山素季不需要符合西方的圣人形象
特朗普的亚洲行结束了,但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还有一程——缅甸。缅甸罗兴亚那些事儿,在西方舆论里已经沸沸扬扬。西方媒体的惯性就是“价值凌驾真相”,我想了解事件全貌,却总是被“西式人权价值”挡住了视线。[全文]
-
缅甸彬龙会议,逃不过政治分权的“谶言”?
8月31日缅甸21世纪彬龙大会召开,各方代表广泛参与共商和平大计。缅甸不仅长期存在战争、民族、发展等问题;而且从族群角度看,在历史上从未真正“统一”过,就像一体多面的“妙齐提碑”,各有其表,各自为政。[全文]
-
这群缅甸媒体人,说出的中国会好吗
昂山素季近日访华,很多媒体渲染中缅关系渐入佳境。但是,在中缅官方友好往来的背后,缅甸某部分群体对中国存在一些误读,甚至夹带着一些“疑华”、“反华”情绪。军政府报禁被驱除出去的缅甸媒体人正加速回归,现有舆论市场的多个强媒体都是有海外势力支持,不断设计缅甸对华议题和各种军事、发展、民族和解议题。[全文]
-
缅甸新政百天,昂山素季可以打几分?
9日,缅甸新政府施政届满百天。记得几个月前,舆论曾热闹地讨论过民盟上台后缅甸政局的可能性。唯一没有想到的,民盟“百日新政”波澜不惊,没有外界设想的戏剧化场面。而多年以前,媒体上性格张扬的昂山素季,也已经脱胎为一个风格稳健的成熟政治家。细看“百日新政”,看似平平淡淡,实际上超越平淡,颇具看点。[全文]
-
昂山素季的缅甸,还有“16000个难题”
在国内外舆论眼中,昂山素季是缅甸最有威望的“实权领导人”,这所谓的“大权独揽”也给昂山素季增加不不少政治风险。物极必反,外界对昂山素季身兼多职有褒有贬,有舆论称“这是民主之下的‘独裁’倾向”,而民盟与军方刚刚过去的一轮交锋已经让军人议员有所警惕。[全文]
-
缅甸新总统的“三把火”
4月1日,缅甸新政府开始履职,这是近60年来缅甸民主进程的一个重大转折。新政府将会采取哪些政策成了国际社会与缅甸百姓关注的焦点。作为缅甸第一大投资国的中国,则更加关注新政府执政后的对外关系,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走向。[全文]
-
大举阅兵,华人入籍,缅甸军方卖的是什么药?
短短一周内,缅甸就出了两个“大新闻”:军方为庆祝建军71周年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但昂山素季和新任总统丁觉的缺席;仅仅过了一天,缅甸移民局宣布数万名华裔集体以缅族的身份加入缅甸籍。种种怪象的背后,貌似尘埃落定的缅甸政局又显几分诡谲。[全文]
-
缅甸现在一团和气,但是……
民盟在政治中的主动性会越来越强,利益格局变动触发军方反弹的可能性仍在。比如民盟势在必行的修宪,是否裁剪军方议员?是否要取消军队的独立地位?是否修改“总统配偶或直系亲属不能为外国人”的总统任职资格条款?改掉任何一条,对军方都犹如“割肉”般难受。[全文]
-
为什么是丁觉?
在众目睽睽之下为昂山素季这样一个始终处于风口浪尖的政治人物开车的人,其胆识必然异于常人,而为昂山素季这样长期受到打压和监视的人开车的人,本身也必然受到昂山素季的绝对信任,因此可以肯定这个丁觉并非等闲之辈,而是昂山素季决策圈的核心人物。[全文]
-
说昂山素季选了个“傀儡”?太夸张
驻缅22年,我见证了昂山素季执政风格日趋成熟。她所选择的选吴廷觉,我也曾有多次交流。他很有修养,文质彬彬,交谈中总会提问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他与昂山素季从小认识,还曾是同学。但“傀儡”的说法太过贬义。[全文]
-
昂山素季的艰难选择:女皇?太后?
昂山素季当“女皇”有很大困难:缺少体制机制保障,不合军方部分人的心意,更不合法。当“太后”有先天缺陷:后继无人,缺乏傀儡。尽管她可以动用多重手段,但军方中的吴登盛、敏昂莱等人对于她釜底抽薪式的招降纳叛手段恐怕还是存有戒心,更何况丹瑞毕竟还在世,这些军方最上层人士既不舍得更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全文]
-
中国要担心缅甸投向美国怀抱吗?
中国彻底想透了也挑明了不走美国的路子,中国不想再重蹈苏联的覆辙,咱实力还差得远,背不起那么多盟友。实力最强的美国背包袱背得都步履蹒跚了,国内老百姓对政府花钱替别人出头一片反对声,受帮的盟国还抱怨支持太少……这条路还能走多远,还看不清吗?[全文]
-
缅甸政治只有纸牌没有屋
2011年,以吴登盛为总统的新政府正式取代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以来,执政党逐步放开政党竞争,各政党摩拳擦掌积蓄力量。巩发党、民盟、军方和少数民族政党目前仍缺乏互信基础,缅甸政治远没有成熟到可以搭建起纸牌屋来,只是一手散牌。[全文]
-
缅甸的民主试验能成功吗?
显然,没有人会指望缅甸来打破世界近代以来已经证明了的铁律。虽然任何国家都可以搞普选民主制,但民主制度要想良好运转是有许多前提条件的。缅甸大选结果还没公布,昂山素季就已经声称:“如果民盟获胜,我的地位将会高于总统”。“民主之母”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人。[全文]
-
缅甸能走出一条新路吗?
缅甸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西式民主制度赖以稳定运转的中产阶级非常弱小。这个民主若是当真,那就会受到贫穷百姓利益的极大左右,非常容易出现类似泰国那样的民粹局面。得不到中产阶级的支持,一个国家的经济是铁定搞不好的。[全文]
-
“民主偶像”垂帘,能治理好国家吗
虽然昂山素季对“民主理想”的坚持受到大家尊敬,并凭借个人名望获得民众崇拜,这些累积起来的超高民意让她拥有超强的“软实力”,但在“硬实力”方面却十分欠缺。一部分人认为一旦她真正执政,或许就是她走下“神坛”的开始。[全文]
-
昂山素季想垂帘听政 军方:呵呵
这场选举被形容为,缅甸“民主斗士”昂山素季与“改革先锋”现任总统吴登盛的划时代对决。“里程碑式”的投票,终于将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推上权力宝座,她想“垂帘听政”,幕僚甚至已经开始用索尼娅·甘地和邓小平的例子来解释怎么“高于总统”。但缅甸军队可以直接推翻整个选举,因为在1990年他们就这样做了。[全文]
-
缅甸大选今日开锣,民调数字有微妙
目前缅甸最大的两大政党——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和最大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迎来“巅峰对决”,而缅甸的选民们在绿营“稳定!稳定!一定要稳定!”和红营“改变!改变!就是要改变!”的口号声中,何去何从?[全文]
-
签了和平协议,缅甸就真能和平吗?
经过艰苦的谈判,缅甸政府与各武装势力终于在首都内比都签署了全国性的和平协议。按照缅甸媒体的报道,似乎“和平现在已经开始了”,但是一纸协议,真的意味着缅甸能够消弭70多年的战火,迎来持久和平的曙光?而协议签署后,缅甸的国内和平进程又将如何发展?[全文]
-
“政变”之后,缅甸要“武统”?
这已经不是吴瑞曼在权力斗争中的第一次失败了。早在2009年,他就因为果敢事件中的“软弱”被军方强硬派的代表人物敏昂莱借机搞掉,失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敏昂莱则借此机会拿吴瑞曼当垫脚石,最终爬上了三军总司令的“宝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