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友不慎,菲律宾想过未来吗?
菲律宾曾经与美国交过朋友,后来醒悟后不许美国继续殖民,又把美国驻军给赶了出去。现在面临与中国的争议,不是思考自己引发争议的责任,而是请回美军。在未来某时,当中菲和平解决了主权与权益争端后,如何再把美军请走,又会徒增烦恼。[全文]
-
无论美国是否接受,中美关系要从成熟走向更成熟
无论美国是否接受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论述,中美关系应该而且只能是新型的大国关系。当代中美关系不是大国与小国的关系,不是主从式的不平等关系,而必须是协商合作的良性伙伴关系。[全文]
-
美国国务卿克里从俄罗斯来到中国
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对俄罗斯实行全面封锁,但中俄很快就走到一起,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都多少被中国化解。这让美国感到战略上的严重失误,不能再这么把俄罗斯推向中国了。克里选择绕道俄罗斯来中国,就显得意味深长……[全文]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秘密在……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去年11月举行,会议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2015年,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将全面统领我国的对外关系。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不仅仅是大国外交,它更贵于坚持中国特色,即中国道路、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全文]
-
为亚信注入内容是中国使命
亚洲各国迄今仍采取传统方式来维护国家安全,即强化单国防御或双边同盟,这种方式普遍推行的结果必然导致国际安全中经典的安全两难。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亚洲安全体系上提出了思想,亚洲大国中国则要为亚洲共同安全注入内容,这是中国的历史使命。[全文]
-
美国能否摆脱对日“绥靖”之嫌?
今年,“历史比较”成了国内外的热门话题。如果美国为了亚太再平衡之需继续纵容日本,它将有重复二战前夕英国对纳粹的“绥靖”之嫌。 美国想必也认识到,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挑战,是对“美国治下的和平”的羞辱。当下国际秩序快速重塑,超级大国需反省如何与时俱进,对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做出正确的“再平衡”。[全文]
-
美国想对日本踩刹车?还需用点力
16日下午,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了包括慰安妇问题的2014财年预算法案。当安倍首相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并且日本朝野否认慰安妇的逆流上升之际,美国政府不会不知道其“亚太再平衡”的政策已被当前的日本政府所滥用,日本方面不负责任的做法客观上使它成为了美国亚太战略的负资产。[全文]
-
中国为国际反恐做贡献,换回来什么
2013年年底,美国政府将关押在关塔那摩基地的最后3名中国维吾尔族囚犯,移交给了斯洛伐克共和国。美国政府认为他们“并非恐怖嫌疑犯”,却不允许这些人进入美国。中国为国际反恐做出的重要贡献,国际社会有目共睹,但在涉及到处置中国在境外的涉恐人员时,美国就采取了双重标准。这暴露了美国的某种阴暗心理。[全文]
-
沈丁立、王湘穗:B52没带武器,中方怎么看?
两架美国B-52轰炸机闯入中国新设立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此举的考量是什么?为何使用B-52轰炸机?轰炸机飞至钓鱼岛以东约200公里活动,这个地点的选择有何含义?对待进入防空识别区的他国飞机,中国是否需要作出应对,相应情况分别要做出什么级别的应对?[全文]
-
美国掺和东海问题,咋整?
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美国派两架飞机刷存在感,这一切都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但有些问题读者还是非常关心:为何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未予通报即进入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别国飞机,中国应该如何对待?是否会引起战争?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为您一一解答。[全文]
-
中国周边外交越来越有“型”
习主席提出“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要求周边外交兼顾平面与海空,以及当前与未来。在这种思路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海防空识别区等,无疑是个前瞻开阔、立足长远的宏大战略。中国周边外交已从“反应型”进化为“维权维稳结合型”,并正在升级为“顶层设计、固本强基型”。[全文]
-
钓鱼岛问题,美国一错再错不要三错
尽管美国口头上表示对钓鱼岛主权不持立场。但《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规定,只有对日本的国土,美国才有责任予以保护。所以,当美国已明确援引该条约来保护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时,华盛顿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它已接受日本对此的主权要求。美国表面上“不持立场”,是它在中日间走钢丝般的平衡术。[全文]
-
奥巴马,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
对于监听门,特别是监视大批外国领导人的丑闻,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做委屈状。要是他根本不知道,那美国就是特务当道了。要是知道了却还让它发生,那他就要承担美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一系列国际社会通用的外交法则的责任。要是他知道了还要撒谎,那他缺乏诚信的态度更是重挫美国的外交信誉。[全文]
-
世界从未被“美国化”
新华社近日发表一篇关于“去美国化”的英文文章,引起美媒关注,而白宫的回应则引起更多华媒的围观。笔者认为,世界从来没有被“美国化”过,自然现在也就谈不上什么“去美国化”。中国被“美国化”了吗?新中国的国土通用美国货币吗?中国采取市场经济就是“美国化”吗?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全文]
-
911十二周年:美国反恐有多脆弱
9·11事件已过去12个年头。12年是一轮,美国的“反恐大业”仿佛也经历了轮回,在杀死拉登的高潮过后,今年居然在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威胁面前,选择大规模闭馆,可见美国反恐能力的脆弱。究竟是应该由美国来控制恐怖主义者,还是让恐怖主义者来倒逼美国?[全文]
-
为伊拉克战争算笔帐
十年来,人们一直在追问这场以反恐为名的战争值得吗?十年后,面对叙利亚,人们或将再次问这个问题。十年前美国开启的中东动乱,对多数国家都是劫数,包括对美国。美国严重背弃国际法制,国家财富无谓挥霍,对十年后它的经济和金融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