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德媒: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几年间生活质量飞跃
据参考消息网20日报道,德媒称,长期的经济快速增长使得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满足自己的经济状况并对未来表示乐观,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不是在发展是在飞跃。因此,衡量各国民众满意度的学者们从好几年前起就把中国人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全文]
-
德媒:中国首次展示自己为自由世界领袖
1月17日,习近平成为首位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的中国国家元首,他的演讲成为达沃斯“最强音”。西方主流媒体连日来不断发文评论对习近平的演讲,不乏“中美角色出现互换”的评价,还有德国媒体称,这是“中国首次把自己展示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全文]
-
亚洲世纪要终结?美媒:面临五大挑战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1月10日消息,美国企业研究所学者迈克尔·奥斯林(Michael Auslin)在其新书《亚洲世纪的终结:战争、经济萧条和全世界最有活力地区的危险》中声称,亚洲繁荣稳定的神话已经破灭,亚洲正在面临战争、经济停滞和社会危机的威胁。[全文]
-
美媒:中国如何一枪不开 赢得南海?
10日,美国杂志《国家利益》发表文章称中国是通过网军给全世界洗脑,并且攻击各国政府,从而获得对南海的控制权。文章中称中国争夺南海控制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将南海航行自由的守护者美国赶出该区域,并且控制该地区每年5万亿美元的贸易。[全文]
-
中国人爱吃龙虾推高国际市场价格 美国吃货“叫苦”
去年5月,《华盛顿邮报》发文说中国吃货解救了美国缅因州龙虾小镇的经济困境。但今年1月,外媒又开始抱怨中国人吃龙虾太多了……据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外媒称,中国人吃龙虾越来越上瘾,推高了国际市场价格,令美国的饕客遭受池鱼之殃。[全文]
-
美媒盘点2016年解放军大行动
【观察者网综合】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28日刊登记者比尔·格茨文章《中国军队的2016:导弹、情报和网络战》。文章盘点了美媒眼中2016年中国最值得关注的若干军事行动。虽然文章调门一如既往鼓吹中国威胁论,但不妨看看,了解一下,美国媒体的神经到底在什么方面更敏感?以下为该文节译。 [全文]
-
BBC称《对华战争》纪录片引热议:中美会否开战?
近日,英国的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不仅在英国观众中引起激烈讨论,也让万里之外的中国网民热议不已,中美两大国真会“开战”吗?[全文]
-
美媒:中国外交表演了帽子戏法,连发达国家都难以抵挡
23日,美国媒体将中国本周的外交表现形容成外交领域的帽子戏法。 报道中说,中国越来越愿意利用在贸易、投资和海外援助等方面的影响力。其带来的经济诱惑即便是发达国家都难以拒绝。 该社还引用专家,称未来想要和中国对抗的国家将要承受压力,很难指望美国会帮它们负担和中国对抗所带来的的代价。[全文]
-
外媒炒尼日利亚塑料大米来自中国 我使馆:泼脏水
西非国家尼日利亚海关日前截获约2.5吨问题大米,当局称该批非法走私米由塑料制造,拆封时散发阵阵胶味,煮后质感变黏。目前尼日尼亚方面正在就这一事件进行调查,但多家外媒将矛头指向中国。[全文]
-
英媒:中国军人零下27度竟还在训练
中国军人在严寒中训练的场景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认为这是正常的事情。艰苦的训练也让中国人民对于国家的安全倍感放心。但是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军人在严寒中训练却让他们极为惊讶。[全文]
-
-
· 外媒看中国 ·
中国崛起聚焦了世界的目光。上至高层动态,下至社会民生,中国的一举一动无不成为外媒烹调的材料。但有些西方媒体仍戴着有色眼镜冷嘲热讽,尽情添加佐料,一道正宗中国菜最终烹调为不中不西的怪味菜。这道菜呈给外国普通民众,还满以为是正宗美味的中菜,这样美丽的误解,实在令人遗憾。(Shanghai Daily的Global Lens on China栏目是本专题合作伙伴,链接http://www.shanghaidaily.com/opinion/global-lens-on-china/)
-
输入法这事上,英文已经输给了汉字
你如果要输入一段话,只需要输入每一个字对应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换句话说,系统联想出你接下来要输入什么。西方人有必要知道,目前“敲击什么就输入什么”的键盘具有很大局限性。不过即便如此,估计美国人也只能理解到这一程度。[全文]
-
外媒翻译的“洪荒之力”,都什么呀
傅园慧在赛后采访说的一句“我已经用上我的洪荒之力了”被媒体广为引用。相对于博大精深的中文表达,外媒显然难以找到合适的语句来翻译“洪荒之力”。各种翻译版本要么太简洁,要么太拖沓,澳大利亚一家报纸甚至直接……[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