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吴建民:捍卫中国利益的卫士
法国著名记者、欧洲一台电台台长让—彼埃尔·艾尔卡巴什曾对吴大使进行采访。当时,艾尔卡巴什提了一个极具挑衅性的问题,大致是说“为什么中国要在西藏执行文化殖民政策”。吴建民大使顿时严肃起来,他直截了当地表示,中国不仅没有在西藏执行所谓的“文化殖民”政策,相反,中国对西藏文化建设的贡献是历史上空前的。[全文]
-
当美国民众要求“民主之春”时,我想起张维为的“中国模式”
4月份美国最大的新闻其实不是总统大选,而是“民主之春”运动。数以千计的示威者从费城自由独立钟出发,游行前往两百多公里以外的首都华盛顿,最后聚集在白宫示威。运动持续二十多天,遭到美国当局的镇压,共有上千人被捕。美国主流媒体如CNN、纽约时报等对此或不置一词;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我问了问这一段时间来自法国的朋友们,很多人对此运动亦“完全不知情”。看来法国媒体也不认为这是值得上20点的晚间新闻的“新闻”……[全文]
-
“土豪”中国在致富路上迷失了?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这样定义“土豪”:“土”意味着土气和粗野,“豪”意味着奢华霸气。人人都想和他们成为朋友,却没人真喜欢他们。有人担心“土豪”一词会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土豪”一词因其带有讽刺、自嘲的意味,改变了中国人拘谨、刻板的僵化形象。[全文]
-
“你把西方说得那么坏,那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啊”
我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法国某个社会现象颇有微辞。结果有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你能不能别再整天批评西方了?”我说的不是事实吗?他回答:“是事实也最好不要说了。你说来说去,把西方说得那么坏,那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啊?”我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方竟然成了我们的希望。[全文]
-
巴黎恐袭:有一个法国人要承担责任
尽管法国媒体和政治家们经常说,恐怖主义攻击的不仅仅是法国平民,而且也是对法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攻击。但问题是近年来影响了法国执政者和广大民众的究竟是怎样的思潮和价值观、为何会使法国偏离戴高乐为这个独特的民族所制定的道路,跌入恐怖主义的陷阱之中,成为“伊斯兰国”攻击的首要对象?[全文]
-
瞧瞧英德,中法不要“蹉跎岁月”
中法之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关系,还会大致沿着当前的路线继续前行。但关键显然已经不在于中法之间,而在于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和德国之间关系的发展。正是由于中国与英、德之间关系发展飞快,以至于突出了法中之间似乎一直在“蹉跎岁月”的状况。[全文]
-
TPP的要害在掏空你的主权
在WTO模式下,外国投资方必须遵守所在国国家法律法规,但是TPP协议中的ISDS机制则将提出诉讼和仲裁的权利从主权国家手中夺走。在这种背景下,跨国投资公司将成为所有TPP缔约国的隐形的“太上皇”。TPP将同样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仅仅是有益于跨国公司集团。[全文]
-
二战欧洲战场贡献最大的国家是谁
“二战中你认为哪个国家对战胜纳粹德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45年57%的法国人认为是苏联、20%认为是美国、12%认为是英国。然而今年同样一个问题,却有54%的法国人认为是美国,只有23%认为是苏联。70年间,历史竟被彻底改变了模样![全文]
-
勒庞反勒庞:法国极右翼的政治蜕变
目前“勒庞反勒庞”的大戏仍然在继续。它显然将会影响到法国2017年总统大选的结果,并进而影响到整个欧盟的政治态势。如果小勒庞成功地“杀死”老勒庞,那么她2017年的总统梦就存在着“圆梦”的可能性。[全文]
-
从普京打赢“媒体冷战”谈起
“今日俄罗斯”在国际传媒丛林中异军突起,从侧面说明了西方大众传媒在控制全球话语权多年后,已经出现明显的信誉危机。西方媒体对世界的解说,已经日益遭至包括西方受众在内的广泛质疑。[全文]
-
为什么西方总搬起一块块石头……
目前尽管达成了停火协议,但问题是要扭转乌克兰局势不利于西方的希望显然相当渺茫。乌克兰这块大石头目前正在美欧的脚趾头上盘旋。在远东,日本这块更大的石头会不会有朝一日也被举起来?我们且“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全文]
-
一句伏尔泰从未说过的“名言”
查理事件发生后,一些学者的评论中,居然再度引用伏尔泰的所谓“名言”即“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早在2011年就撰文证明,将这句话套给伏尔泰是一个误传。作为普通读者,不知是正常的。但作为学者,就不应该了。[全文]
-
《查理周刊》的“反启示”
作为曾常驻巴黎超过20年的记者,我对国内外华文媒体围绕着《查理周刊》恐怖事件所做的报道,当然有自己的看法。暂列几条,也许对有心上下求索真相、真理的年轻记者会有一点启发:查理事件是不是文明冲突?法国会变成“法兰西斯坦”?《查理周刊》是惟一一家支持中国的法国媒体?[全文]
-
《查理周刊》留给我们的六个问号
这是极端伊斯兰的一次宣战吗?双方积怨已久?言论自由有没有边界?武器的批判从此取代了批判的武器?法国将会伊斯兰化还是极右化?欧洲是否正在进入一个多事之秋?[全文]
-
恐袭之后,法兰西还能重拾伟大吗?
戴高乐将军高呼“伟大的法兰西”时,法国手中是有王牌的。“法国制造”曾一度极为耀眼:在“光荣三十年”时代,法国制造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铁、世界独一无二的超音速客机和世界最先进的核电站。但今天说起“法国制造”,更多则是奢侈品……[全文]
-
占中、颜色革命、美国小册子
我看过美国编撰的“埃及革命行动手册”,详尽指示民众“和平”抗争。“占中”全程几乎与其内容如出一辙。所幸警方克制,占中组织者未能通过伤亡制造民愤高潮。香港在千钧一发之际躲过灾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