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发射个导弹,为啥这么“作”?
在短短两个月内经历5次失败后,朝鲜的“火星”-10(西方称为“舞水端”)中程弹道导弹总算在第6次试射时成功了。如果朝鲜真的就此摸索出了具备野外机动发射能力的液体燃料导弹发动机技术,“火星”-13的首发遥测弹以及配套的WS51200型8轴三用车(不作不是他们性格)很有可能会于2018年就出现在东海发射场。[全文]
-
中外空军联合演习:脱离场景谈比分都是耍流氓
0:4不过是这场不对外公开演习的一个未经确认的片段,将其盲目扩大化概括化的报道那自然是出现了严重偏差。须知出国演习和出国踢球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特别是在这些微妙的场合,来者都未必宅心仁厚,主人就更是不缺腹黑。说白了,都是套路。[全文]
-
“舞水端”失败,但朝鲜的“北极星”很亮
抛却国家间立场,这些能够在比当年中国还要艰苦的条件下搞出朝鲜版“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确实值得尊敬。也正是他们的艰辛付出让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得不承认,“他们(指朝鲜)确实每次试验都有进步”。[全文]
-
从一片舵看,朝鲜固体火箭还是……
近几个月来,在其官方通讯社近乎千篇一律的报道和韩国军方永远“一切尽在掌握”的表态中,朝鲜人民军各类导弹乃至远程火箭弹的试验已经让人有些“麻木”。但3月24日,朝鲜官方在相关报道中首次公开其大功率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喷出和级分离试验画面,对于关心东北亚安全局势的读者来说,仍有诸多信息可供探讨。[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