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步 中国怎么超越美国?
既然工业革命以来的国际分工不是平等的,中国能不能改变鸦片战争以来被动的赶超西方的格局,占领世界科技、金融、军事等领域的制高点呢?我认为可以,但是要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照抄西方是不可能超越西方的。本文是陈平教授系列讲座的第三部分。[全文]
-
中国今天的世界定位 相当于1900年的美国
观察中国的世界定位和历史使命,要关心的是中国在不平等的国际分工格局下,离世界制高点的距离。我拿1900年而非1941年的美国作为中国国际地位的类比,因为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达到世界第一,超过欧洲主要国家的产量之和,但是美国并没有掌握科学、军事、和金融的制高点;1900年科学制高点在德国;军事制高点,海军在英国,陆军在德国。金融制高点在英国。这与中国今天的状况非常相似。——这是你们期待的陈平教授讲座的第二篇。[全文]
-
中国历史定位:追求高收入,还是占领制高点?
我讲霍布斯鲍姆的故事,就是因为今天中国有人想走以前英国同样的老路。接下来我要提一个问题,中国的历史定位和发展战略是什么?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强大了,世界上很多国家欢迎我们去,我们下一步要干什么?追求高收入?还是要占领制高点?这是陈平教授就中国道路、中国历史定位的最新最深刻的思考。[全文]
-
九学者点评英国脱欧:一个历史性事件
当地时间24日,英国“脱欧”公投计票工作全部结束,结果显示,脱欧阵营以52%的得票率获胜。这一结果引发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并在资本市场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然而一切可以说才刚开始……观察者网访问了在国际关系及政经领域卓有建树的9位专家,其中包括张维为、金灿荣、罗思义、陈平、张文木等,就此为各位一一分析……[全文]
-
西方的产能过剩为什么比中国还可怕?
两会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化解过剩产能。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的反应似乎和政策意图并不一致,包括一线城市房价和海外铁矿石价格暴涨,以及实体经济继续低迷。原因在哪里?陈平教授认为,美国的产能过剩周期波动比中国严重得多,中国的产能过剩如果存在,其根源在于规模经济,化解办法必须要区别对待,不应重复美国倒牛奶的悲剧,而是要发挥中国现有体制中的社会主义优势。[全文]
-
中国经济怎么走?他们一起发出声音
经济学界及媒体舆论对中国经济走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分歧。有一批学者,他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判断,与流行的看法有所不同,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很有名望的著名经济学家。观察者网力邀9位经济学家探讨中国经济当前最有分歧的六大问题。这些经济学家分别是张军、林毅夫、朱天、余永定、陈平、姚洋、屈宏斌等……[全文]
-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要怎样的新思维?
很少有人反思,美国金融危机之前,就算美国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领先,其经济平均增长率也就是4%左右,离6.5%相距甚远。国内很多经济学家很羡慕的日本和韩国,其增长速度也就是3%左右,甚至日本曾一度只有1%的程度,远远达不到6.5%。如果要实现中国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一定要有新思维。[全文]
-
中国经济不能被这四个“理由”吓住
中国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十三五开局之年挑战不小。陈平教授对当前经济放缓颇为担忧,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主要原因为内因,中国舆论界存在很多认识误区,比如媒体经济学家以改善环境、解决房地产泡沫等名义,游说中国经济必须减速的声音很大,使得政府决策自捆手脚,经济下行趋势日渐加深。[全文]
-
为何纪念诺斯声势没有科斯和纳什大
在西方和中国研究经济学三十余年的历程中,我有机会和二十多位诺奖经济学家对话和交往,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位:新古典综合体系的奠基者,百科全书式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跨学科研究的天才赫伯特-西蒙;还有就是今天我们要纪念的道格拉斯-诺斯,一位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经济学家。[全文]
-
崇拜西方模式的本本主义带来股灾
虽然中国实体经济突飞猛进,然而股市长期低迷。偶然有所复苏,总有本本主义的经济学名家加上媒体的炒作,大呼股市泡沫的狼来了,使中国股市的复苏难以获得大众信心和主管部门的支持,重回企业依赖银行贷款的老路。[全文]
-
一个字概括美国经济新常态:虚
美国制造南海危机,只能是虚张声势,为的是在国内作秀捞选票。英国、澳大利亚这些美国的铁哥们都急忙加入亚投行,就是看穿了美国的经济已经实力不济,美国国内几万座桥都因为没有资金而失修,哪来钱援助反华小国?[全文]
-
印度GDP增速超中国,胜算有多大?
熊鹏:莫迪政府生逢其时,他一上台,风调雨顺,油价大跌,加上美国重新支持印度,股市翻倍成为对冲基金最看好的股票市场。陈平:对冲基金看好的地方,一定会产生泡沫;西方越脆弱复苏,印度的热钱会越多。[全文]
-
中国调结构,到底怎么调?
经济学家们对当下调结构的方向仍争议不少。作者提出了调结构的三条道路,并对一些主流观点发表不同看法。中国内需增长的潜力在哪?城市化发展面临日益严重的障碍,主张高消费,发展服务业降低制造业比例的西式药方,在中国行得通吗?[全文]
-
奥巴马念私立中学 怎么会理解穷人
检验社会体制的主要标准是价值标准还是社会实践?我和女儿讨论的起点是:东西方社会的体制是否可以比较?如何比较?西方主流的价值标准一定优于东方的价值标准吗?费格森案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用简单的案情来破解西方的程序合法性,进而解读困惑东方一系列的体制问题。[全文]
-
弗格森骚乱发生在中国会怎么处理?
美国的民主,我给他取名叫对抗式民主,因为要讲制衡,一定要把对方说成坏人,打成平手,或者把对方打得在地上爬不起来。所以美国的民主制衡,三权分立是对抗式的制衡。这个制衡就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我们坐下来好好谈,协商式的。[全文]
-
在美国和女儿争论弗格森骚乱
弗格森案是历次黑人暴动里最黑白分明的案件,闹得这么大,究竟谁是推手?弗格森案的一系列环节,从总统、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州长到市政府、警察局等,都不是为了解决问题,都是在撇清自己的关系,防止这事把自己卷进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