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情局确实包装作家,但也讲门槛
读完这本书会让你大吃一惊的是,作者罗列了很多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即使到今天也非常有影响的作家,它们都受到过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帮助。让你更吃惊的是,这些作家在全世界造成的影响,居然也与美国方面的刻意包装有关。但要注意,他们都是在扶植一些优秀作家,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扶植一些没有品行的马屁作家。[全文]
-
陈思和:谁来写上海工人三部曲?
工人题材的创作应该是海派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以前学术界谈论海派文化时有顾虑,往往把左翼文化从海派文化里撇开。我有个朋友,编过几种海派文学作品选,我问他为什么不编入鲁迅茅盾的作品,他说他没有勇气这样编,怕被人说是贬低了左翼作家。当时在研究者心目中,海派文化是比较低层次的。所以我极力主张海派文化的概念里应该包括工人的文化,也包括左翼文化。如果把这些元素抹煞掉,上海就不像上海了。[全文]
-
陈思和:记忆中的张瑞芳
我完全相信,九十岁的老人会当众面对装疯卖傻的娱乐主持人发出抗议。她是个通达、智慧的老人,早已看破了滚滚红尘中的锦团花簇意味着什么,但是通达并不意味她放弃自己的尊严,智慧也掩盖不了她内心的失落。就在那个领奖的典礼上,我清楚地听到她对着青年演员们大声地说:我不是一个好演员,我一辈子演的戏,加起来还没有你们一年接的戏多。我似乎看到了张瑞芳的激动,她眼里闪着泪花,似乎是在责问:你们虽然给我一个终身成就奖,可是我的终身成就呢?难道一生最辉煌的年华里,仅仅演了十来部电影,扮演了十来个角色,就能称得上终身成就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