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首次失去“灯塔”,中国需要重构社会科学
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可是不少知识分子囿于自己的知识和观念结构,仍然固执地用过时的知识来解释变动的世界。中国的实践不断遭受过时观念、成见、知识范式的挑战和怀疑,这正是当前中国舆论界诸多荒唐现象的根源。这是典型的“以名害实”的现象,要解决它,需要从根子上重塑社会科学。[全文]
-
一神教的文化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普遍性
我认为旭东兄这本书是一味非常非常重要的良药,中国人需要吃这样一味药。我最后提出一句话就是,作为一个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我认为一神教不能解决问题,一神教带来的文化也不能解决问题,也许我们需要重新召唤命运的出场,谦卑的承认人类理性的局限、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未来开放的可能性。真正的普遍性的实现——我个人的立场——必须是消除一神教底色的以人和文化的平等为前提的。[全文]
-
“土豪”中国在致富路上迷失了?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这样定义“土豪”:“土”意味着土气和粗野,“豪”意味着奢华霸气。人人都想和他们成为朋友,却没人真喜欢他们。有人担心“土豪”一词会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土豪”一词因其带有讽刺、自嘲的意味,改变了中国人拘谨、刻板的僵化形象。[全文]
-
雾霾、浦志强、毛诞,我们就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当前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以西方价值观为主流的名已经无法体现和解释新时代的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难得的机遇。但是,前提是要警惕理性的自负和知识的僭越。知识分子应该跳出意识形态的教条,特别是西方价值观的窠臼,热情拥抱复杂现实,回答眼前的问题,为民族复兴和未来世界秩序提供新的价值体系。[全文]
-
南海问题,美国不妨听听他的忠告
一部由小说《冰与火之歌》改编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引起了“美剧控”的新一轮追捧热潮。该剧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将人类政治游戏的诸多基本命题熔于一炉,展现了一场残酷却迷人的战争史诗。在虚构的情节中,却影射着不少历史中真正发生过的故事……[全文]
-
我不是查理,可以吗
历史上的宗教边界已经不存在了,西方和穆斯林世界已经相互渗透、犬牙交错。不可能再有下一次十字军,如果有,只能是短兵相接的悲剧。倘若要避开这悲剧,则无论东方西方、无论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应该警醒霸权和文化霸权的诱惑和危害,既要反对枪的屠杀,也要反对笔的蛮横。[全文]
-
“蛮拼的”李世默到底想说什么?
李世默周一到周五做生意,周末研究中国共产党,也是蛮拼的。而他的创新叙述、特别是近日在清华的演讲不出所料成为池塘中的石子,激起争论无数。涟漪之一,是清华求是学会的文章《李世默的清华演讲错在哪里》。我认为,文章与李的演讲涉及政治不同层面的问题,未必相互矛盾,反倒互为补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