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一带一路”被老外问得最多的问题,我这样回答
“一带一路”应该在哪个国际领域首先实现突破?如何看待“一带一路”的国际定位?将会促成怎样的一个未来国际体制?这是笔者近来在国际交往中被提问最多的问题。“一带一路”的实践已远远走到学术与理论的前面,迫切要求我们及时交出既具有战略远见,又富于创新精神的答卷。[全文]
-
中美俄三角“等腰”变“等边”?特朗普扳得动吗
美国与中、俄两家关系都有问题,在“三边”中处于类似于等腰三角形上相对不利的一个端点,而中国和俄罗斯,至少都把对方视为最可靠的战略伙伴和朋友。现在特朗普想将中美俄重新再拉回到相对稳定的类似于等边三角形的结构。[全文]
-
莫斯科出租车司机对我说:“中俄一定要合作”
这几天在莫斯科工作,讲课,也参加了不少会见和会议,所以与各方面的人接触很多。在出租车、在地铁上,可以相当频繁地听到普通俄罗斯人对中俄关系的正面评价。出租车司机会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中俄一定要合作”。年轻的学子会对我说,“很想到中国去看看”。一位休假中的女性基层官员甚至对我说:“中俄一联手,谁都不怕了”。[全文]
-
《中俄联合声明》表明伙伴关系不封顶
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25日对北京的访问,按理是一次例行的双边国事访问。但是,人们从普京所率领的几乎囊括所有重要阁僚、有各界重要代表性人物参与的庞大代表团,从本次来访所签署的30多个重要协议、特别是从双方《联合声明》所书写的重要内容中,感觉到了本次普京来访的非同寻常。[全文]
-
纪念二战,更要用好战后体制和规则
我们是主张合作、互利、共赢,还是追求在意识形态、安全事务、经济交往中的零和式博弈和垄断地位?可以说,7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已为人类留下了极为丰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也可以解答今天的疑惑,帮助我们做出走向未来的选择。[全文]
-
普京与反对派:不是你想的那样
涅姆佐夫之死未能推动五花八门的俄罗斯反对派迅速抱团,也没有真正对政府形成杀伤力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在现政权和反对派之间两厢抗争的同时,却还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联的另一面,这可能与一些人想象的不太一样……[全文]
-
普京要借中国风扬俄国帆
2014年是俄罗斯的危机之年。这一年里,俄外交转为“东风压倒西风”。中俄领导人五次见面,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两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俄旅游、中俄跨境电子商务等体现俄罗斯大举“向东看”。[全文]
-
俄罗斯人眼里的“中俄结盟”
今年以来,中俄交往迅速提升规模,并且在一系列久推不动的问题上有了重大的实质性的突破。李克强总理的此次出访,也表明中俄关系取得了实质性发展。就中俄关系以及亚欧合作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了冯绍雷教授。[全文]
-
甲午启示录:现代化的战争与和平双轮
今天的亚洲,在现代化竞争和冲突的重重迷雾中,依然存在着实实在在的可以为争取和平的一系列条件,容当珍惜。也许,可以肯定地说,这远比打一场战争来得更加艰难,但是,这恰恰是值得告慰先人的一项无比重要的意愿。 [全文]
-
走入困局的马航空难调查
美国依靠话语权优势,在空难开始的四五天中,形成了压倒性的国际舆论。欧盟内部左顾右盼,既想体现“反俄勇气”,又不敢让制裁过于生猛。普京则一如既往,对现行政策丝毫不做更改。[全文]
-
我接触的普京多面而复杂
普京的确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与内在定力。可能大家平常看到的都是他的“硬汉”形象,爱秀肌肉,不苟言笑。但他并不是一个随意显示力量的人,而是有所节制的。他有幽默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全文]
-
乌克兰:危机终结还是新博弈开场?
围绕克里米亚的风波还远远没有平息,至少俄罗斯军方还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但乌克兰若要单方面、大幅度、排他性地靠拢欧盟,也不见得是一个非常稳定可靠的战略选择。这两天在诺曼底和乌克兰目不暇接的握手与演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全文]
-
来亚洲发展吧,俄罗斯
几年前,俄罗斯方面的专家较多强调,要引进欧洲成熟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到亚洲来落户。而现在俄方舆论——包括《中俄联合声明》当中也有体现——更为强调的是,区域安全机制应该如何切合亚洲地方特色。看来,一场乌克兰危机,对于改变和深化人们的认知还是起了作用的。[全文]
-
亚信峰会与美国的“网结”
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经济政治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这本来是一个自然而然形成的过程。但若干趋势正促使这一自然过程急剧地向失衡、冲突和危机方向的转化。2014年上海亚信峰会的举行,乃是亚洲安全事务演进过程中的一次历史性检阅。人们有理由期待亚信峰会为亚洲和世界的安宁带来福音。[全文]
-
还看普京
3月6日和7日之间,乌克兰局势再次一日多变,形势顿显危急之时,还是有必要看看普京的应对和想法。普京充分发挥了他个人的影响力——不光包括他一向以来擅长直接与民众和媒体沟通的出色本领和以非常适宜于现代人文心理条件下的异常坦率的细节披露,而且以他特有的冷静、善于说理和充沛的体力——发表了一篇使舆论不能不为之动容的在记者招待会的精彩即席演说。[全文]
-
普京和俄国强人政治传统
在俄军进入克里米亚后,欧美威胁孤立普京严惩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4日主持记者招待会,详细阐述俄罗斯对乌克兰政策,同时幽默而强硬地回击欧美的制裁威胁。在政治领域,普京一直都很强硬。在大部分俄罗斯人眼中,普京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本文为华东师范大学冯绍雷教授访谈,原载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3月4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