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通用航空,真的非得学美国?
最近数年,国内航空出行开始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可尽管飞机出行在各类交通出行中增长最快,多数国人对通用航空的了解,还停留在“本山大叔”这类有钱人坐拥私人飞机的认知阶段。这样的认知,很容易引发社会舆论对暴富和奢靡的不满,平添不同阶层之间的“价值观撕裂”。[全文]
-
军队医院有偿服务,钱不是主要目的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军队医院逐步走上“主动式开放”之路。一路发展至今日,不少军队医院为军人服务似乎成了“副业”,为地方患者服务倒成了“主业”。尽管“主副倒置”已具有相当普遍性,一系列副作用亦毋庸讳言,但客观地讲,1985年后军队医疗资源向地方主动开放的决策,其初衷决非单纯为了赚地方患者的钱。[全文]
-
党的领导下,国企改革出不了大乱子
此轮国企改革更具战略性、统筹性和系统性。目前的改革方案总体上可让人放心,但改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指导意见”只是“1+N”方案之纲。具体改革的逐项推进,尚需等待陆续出台的“N”作更具体的应对。[全文]
-
把网络当“痰盂”者要当心了
在经历了组建国安委,把网络安全管理从宣传部门剥离出来等一系列必须的前期铺垫后,增设针对互联网管理,尤其是依法打击利用网络造谣传谣的专项法条之行动,终于体现在《刑法修正案(九)》的制定与审核中。[全文]
-
抗战,父辈的回忆和今人的沉思
和平发展乃立国之本。从古罗马帝国、近代大英帝国,再到后来的大日本帝国,最终皆因陷入国强必霸的历史泥淖而灰飞烟灭。今天,经37年改革开放,中国正重新迈向世界的中心舞台,但即便到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伟业时,强而不霸依然是我们须臾不能背弃的祖训。[全文]
-
美国真拦得住中国“猎狐”?
美国国务院以匿名官员名义、借《纽约时报》对中方在美“猎狐”行动说三道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有理有节的澄清与正告。中美关系“斗而不破”的历史大格局已无法扭转。尽管美国心里极不乐意,可共同“构建中美新型战略关系”已成美国的不二选择。[全文]
-
习大大为何40天4提“国企党建”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央及国企管理部门的主要精力,将集中于“两份意见”尤其是前一份“意见”的贯彻落实,并力求在短时期内获取初步成效。否则,规模化的“混改”,很有可能再次演变成一场资本家与某些国企腐败高管们的“浑水摸鱼”。[全文]
-
律师朋友,不妨将心比心
从“律改”到制定《律师法》,足见国家建立律师制度的坚定态度与政治诚意。政府对律师犯错的宽容,同样有目共睹。而周世锋这类的所谓“维权律师”,在律师圈内亦十分孤立,被广大同行瞧不起。看清这些,律师理当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建设者和捍卫者,而不是走向反面。[全文]
-
谁在做“声援”式腐败这门生意
包括“6.15”维权闹剧在内,这些年中国大陆各地所上演的每一次维权闹剧,几乎都有两大类“人”在里应外合。一类“人”,是境外反华敌对媒体;另一类“人”则是中国大陆的某些媒体和记者、所谓的法学家、法学教授、大牌律师、打着公益诉讼主体机构旗号的境内NGO机构等。[全文]
-
“抽签上战场”,他们在为你牺牲
为抗击MERS病毒,惠州中心医院要求未婚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梯队”的可能成员,参加医院组织的抽签,一旦被抽中,需要时得“先上战场”。原本正常的内部预案,经媒体报道后,立即上升到无谓的“道德审判”高度,留下“一大堆口水”。[全文]
-
承认中国高考成绩,外国大学看中啥
国际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香港与台湾,都不承认中国高校的毕业文凭,更遑论高考成绩。表面看,这是人家对中国高教的水准持怀疑态度,深层次则是变相的“意识形态歧视”被滥用,骨子里是不愿意直面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全文]
-
警察无罪,那造谣者呢?
庆安枪击案发生后,有人就开始把事件往“政治”上引,所谓“长期上访压抑无从排泄”、“精神疾病所困”、“弱者权利得不到保障”等等。视频公布后,真相大白于天下,这些人又开始调转枪头,高调教诲“各方需认真反思”云云。[全文]
-
央妈降息的靴子为谁而落?
众人只知“融资难”与“融资贵”,实则商业银行也有着外人很难想像的“放贷难”。若深究造成这种窘况之深因,主要是眼下仍处于“去过剩”艰难爬坡阶段的实体经济“虚胖不受补”。如此之下,流动性释放越多,在国内大金融体系内“封闭式空转”的资金越甚。[全文]
-
外资企业搞党建 谁“渗透”谁?
沃尔玛的“妥协”姗姗来迟,从诺基亚到家乐福,从渣打银行(中国)到普华永道,从北京现代到阿卡特朗讯上海贝尔,中国各地的外企纷纷建立党组织,已经成了中共基层党建的一道“新风景”。[全文]
-
奔驰公司党委与3.5亿反垄断罚款
《反垄断法》2008年施行,短短8个年头,反垄断已成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寻常态。假以时日,外企乃至其它各类在华涉经机构,逐步适应并最终认同中国的“政党文化”,肯定也将成为新常态。[全文]
-
官员财产申报20年 中纪委都忙些啥
“10规定”与“14抽查”双轮驱动,再辅以全面清理裸官,组织纪检部门威权性大增。2014年全年,全国查实副处以上故意瞒报的裸官3200余名,其中有近千名在重要岗位任现职而又拒绝将家属子女“招回国内”的裸官,被强制调整了官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