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问题谈不拢 比利时首相:内阁集体辞职
移民问题没谈拢,比利时首相米歇尔(Charles Michel)突然宣布政府集体辞职。在收到米歇尔的辞呈后,比利时国王菲利普表示,他将“暂时搁置”内阁的辞职请求。[全文]
-
“法国是欧洲病夫!还拖累我们”
据法新社报道,波兰外长恰普托维奇(Jacek Czaputowicz)12月17日谈及法国近况时,将法国形容为“欧洲病夫”(the sick man of Europe)。[全文]
-
奥地利右翼政府周年庆 上万民众再上街头抗议
在奥地利执政联盟政府(黑蓝联合政府)成立一周年之际,维也纳再次出现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游行当天,数百名警察值班护送长达1.5公里的游行人群穿过城市。结果造成大量地区交通拥堵,因此游行活动也受到了来自本地贸易协会的批评。[全文]
-
凛冬将至?法式“黄背心”全欧扩散
法国持续一个月的“黄背心运动”正在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从比利时、荷兰、瑞典,到德国,再到英国、意大利……[全文]
-
抗议《移民问题全球契约》 5500人冲向欧盟总部
12月16日,5500人齐聚比利时首都、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示威抗议,有300到400人一度尝试强行进入欧盟议会大楼,60人因为妨碍公务遭到逮捕。 抗议者打出“自己人优先”,“我们受够了”等口号,向警方投掷射弹和鞭炮,警方则以催泪瓦斯和高压水龙进行回击,极右翼政党弗拉芒利益党(Vlaams Belang party)组织了游行。[全文]
-
一年可加班400小时,匈牙利抗争“奴隶法”
就在法国民众还在为个人权益与政府“抗争”之际,另一个欧洲国家匈牙利本周三(12月12日)完成了对劳动法案的修改,允许雇主要求员工每年加班400小时。这一新的法案被批评者称为“奴隶法”。[全文]
-
街头运动,为啥法国比德国更激烈、更频繁?
在德国,罢工是劳资谈判无果后,从业者为争取利益采取的“最后手段”,理性成分较大,可控性强。在法国,罢工是民情难达“天庭”后的维权方式,是民众发泄愤怒的一种渠道,是逼迫政府让步甚至倒台的“政治斗争工具”。[全文]
-
她被逼到暗示辞职
特蕾莎·梅12日清晨面临保守党党内不信任投票,党魁地位岌岌可危。 如果特蕾莎·梅败选,她将失去保守党党魁地位,同时将辞去英国首相一职,投票将于英国格林尼治标准时12日晚上6时到8时进行,预计10时(北京时间12月13日清晨6时)公布结果。[全文]
-
梅宣布推迟脱欧投票:反正也通不过
出于害怕或将面对的羞辱性失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于当地时间12月10日确认,政府推迟原定于11日的脱欧协议投票。《纽约时报》分析称,此举让英国脱欧进程陷入了混乱,同时也突显出特蕾莎·梅对权力的掌控十分脆弱。而在同一天稍早时候,欧盟最高法院欧洲法院裁决,无需经其他27个欧盟成员国同意,英国可以单方面撤回脱欧决定。[全文]
-
英媒感慨相比中俄,欧盟对美国怎么都硬不起来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副主编沃夫冈·明肖12月3日撰文指出,面对“美国优先”,欧盟的回应远不如俄罗斯和中国有力。此外,欧盟错失了太多机会,如今因内部危机而无暇他顾,是其永远无法成为地缘政治大国的原因之一。[全文]
-
马克龙:法国进入“经济紧急状态”
法国国内抗议活动进入第4周,从当局上周宣布放弃上调燃油税,到过去这个周末全力应对新一轮抗议,法国总理菲利普一直被推到前台与抗议民众交涉,而作为总统的马克龙却迟迟未现身,这引发民众对这名“富人的总统”极为愤怒。当地时间12月10日,马克龙在沉默1周多时间后首次面向全国发表讲话,回应诉求的同时,其还对政府过去的工作进行反思与道歉。为平息抗议,马克龙宣布国家进入“经济与社会紧急状态”,他在讲话中承诺:明年将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不会轻易增税。[全文]
-
气候大会放在“煤都”,雾霾大国能“洗白”吗
煤炭行业的改革的确正在进行中,但相对缓慢,仍有大量人员依赖煤炭行业。而这些矿工及其家人构成庞大的选民阵营,即便政客想关闭煤矿,也不想冒着失去这部分群体选票的风险。因此在过去三十年间,每届政府对关闭煤矿都犹疑不决,担心可能导致的社会震荡。[全文]
-
欧盟法院:英国有权单方面撤回脱欧
据路透社12月10日报道,欧洲法院裁决英国能单方面撤回脱欧决定(撤回里斯本第50条)。[全文]
-
“黄背心”为马克龙竖起“断头台”
第四个周末,法国的“黄背心”运动依然在继续。这一次愤怒的“黄背心”们竖起了很多断头台,以表达他们对于马克龙当局的不满。[全文]
-
荷兰一老人每周摆摊抗议一遍政府和以色列 已坚持数年
四年多来,荷兰活动人士西蒙·弗洛菲(Abdullah Aşıran)一直在首都阿姆斯特丹组织个人示威,以抗议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实施的不公正行为。 无论天气如何,弗洛菲每周周日都会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水坝广场摆摊示威。而水坝广场则是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起源,也是游客最常去的地方。[全文]
-
黄背心示威游行扩散至比利时、荷兰
法国“黄背心”抗议进入第四周。作为近邻,比利时与荷兰的民众也受到影响,开始示威活动。据美联社12月8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六,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大规模的“黄背心”抗议活动,抗议者试图攻占政府大楼和欧盟总部,并呼吁首相米歇尔辞职。相对法国、比利时的“暴力”抗议行为,荷兰鹿特丹的“黄背心”抗议活动则较为平静。[全文]
-
又到周末:9万警察12辆装甲车,法国严阵以待
为了避免暴力与破坏再次重演,法国政府可谓严阵以待。法新社12月6日称,作为应对,法国各地将出动8.9万名治安警察,仅首都巴黎就调派8000名警察。此外美联社说,当局在巴黎还将罕见调动十几辆法国国家宪兵特勤队使用的轮式装甲车,属2005年以来当局在法国城市地区首次。[全文]
-
西方资本集团内斗白热化,中国能识破其本质吗?
更令人头疼的是,如果说中国和特朗普领导的美国产业资本还是一种有形的存在的话,所谓“跨国金融资本”却以一种隐形甚至可以说是“无形”的方式存在于世。我们如何才能拥有“火眼金晴”来识破这种隐形甚至无形的存在呢?[全文]
-
马克龙政府再妥协:考虑重征富人税
为平息持续近3周的全国大规模示威活动,法国政府正在通过对话以及满足抗议诉求的方式安抚民众。在此之际,法新社报道称,法国政府发言人本杰明·格里沃(Benjamin Griveaux)当地时间12月5日透露,当局可能考虑重新征收富人税。格里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我们耗费公帑采取了一项措施却没有起作用,进展不顺利的话,我们并不傻,我们会做出改变。”[全文]
-
马克龙“投降”了,但工会和农民要上街
据法国France 24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2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他将放弃上调燃油税的提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