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卢梭,右手上帝
无论在媒体或者学界,“宪政热”作为一个关键词贯穿了整个2013年。然而,政治热情的高涨未必能带来关于政治的正当理解。刘小枫的政治观点更在因其“国父论”所引发的争论中频繁受到攻击。西蒙·克里切利《无信仰者的信仰》一书,以理论的方式阐述了“政治”真实的存在形式,对于卢梭的讲述也超过了启蒙教士的俗常见解……[全文]
-
巴丢论爱情与共产主义
哲学家谈论爱情,阿兰·巴丢当然不是第一例。巴丢把爱的关系视为“小型共产主义”,从而讲述自己的政治构想,当论及爱情与政治的关系,他的见解不同于又让我们联想起柏拉图的《会饮》。[全文]
-
卡尔·施米特:政治悲剧如何被书写
卡尔·施米特的《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突入戏剧》成书于1956年,无论是在施米特本人著作范围内,还是在莎士比亚研究乃至文学研究的大范围内,这本书都显得有些古怪。而本书却对于理解施米特的“主权决断论”至关重要:“主权决断”并不是任意盲目的决断,它的基础恰恰是特定共同体的特殊文化——主权者的决断“受制于那构成集体生活方式的理解”。[全文]
-
第三次工业革命如何影响企业成长
如何走出危机的争论正在导出一个突破性的结论:全球需要进行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今年6月出版的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文版预言,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王钦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对企业管理、企业制造和企业竞争带来一些“革命性”影响。[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