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位学者点评:仲裁案之后,南海的最坏结果是什么
仲裁结果会不会给紧张的南海局势上带来新的波澜?中国的南海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周边小国是否会效仿菲律宾的行径?中国又将如何应对?我们就此访问了金灿荣、罗思义、王义桅、寒竹、文扬、宋鲁郑、沈逸、宋国友八位专家,为大家一一分析……[全文]
-
九学者点评英国脱欧:一个历史性事件
当地时间24日,英国“脱欧”公投计票工作全部结束,结果显示,脱欧阵营以52%的得票率获胜。这一结果引发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并在资本市场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然而一切可以说才刚开始……观察者网访问了在国际关系及政经领域卓有建树的9位专家,其中包括张维为、金灿荣、罗思义、陈平、张文木等,就此为各位一一分析……[全文]
-
中国外交不能简单用强弱来界定
“中国有信心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王毅外长借回答记者提问,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外交发展之道。真所谓,道在,底气在,立场稳,方向明。国内外简单用强、弱来界定中国外交,就是不了解外交之道。[全文]
-
慕安会| 如何看中国,欧美拉开距离
中国不追求成为美国,也不可能成为美国;中国走符合国情的道路,中美合作是未来国际秩序的希望。这与俄罗斯总理、外长与西方代表矛盾尖锐,唇枪舌剑,从冷战数落到现在,完全不同。中国应多方面、深入参与慕安会,借助欧洲解套。[全文]
-
慕安会| 欧洲反思为何不彻底?
三重矛盾让欧洲人无法彻底反思,尤其是与俄罗斯无法和解,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无法做到实事求是,难以扔掉意识形态和历史包袱。美国又何尝不是如此?会上,笔者问美国参议员考克斯,朝鲜曾对美国提出暂停核试验的两个条件,为什么美国没有回应?他十分尴尬地说……[全文]
-
是时候抛弃“全球化2.0”了
为什么说全球化不够包容?自从古丝绸之路中断后,欧洲人通过殖民世界,开启所谓的全球化。然而,这是真正的全球化吗?打开“夜晚的世界”图可以发现,只有日本、北美和欧洲发达地区灯火辉煌,证明实现了现代化,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卫星上看不到灯光,依然生活在“贫困的黑暗”之中。[全文]
-
智库数量世界第二,能赢回话语权吗?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与公民项目(TTCSP)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在京发布,报告说中国智库数量世界第二,一大批民间智库崛起引人注目。谭中曾说:何时外国人研究中国不再是引用美国人的著作而是中国人的著作,中国才算真正崛起了。中国民间智库的崛起,正在引领这一天早日到来。[全文]
-
柬埔寨对“一带一路”的十大担心
近日,笔者应邀赴柬埔寨参加由金边皇家大学与中国驻柬使馆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及其对柬埔寨的影响”国际研讨会。柬埔寨人的心理是矛盾的:既想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又担心抓不住、抓不好,或抓住了带来种种影响,显示柬埔寨开放但缺乏自信。[全文]
-
互联网:穷国弯道超车的利器
网络是一个新兴的基础设施,它可以实现许多国家的弯道超车,让许多国家具有后发的优势。许多国家之所以贫穷主要因为在第一轮现代化工业革命中他们落后了,所以就不能让这些国家在信息革命中再次落后。互联网的发展可以使得一些国家实现赶超类的发展。[全文]
-
中国已处于新的临界点
中国当下的思想突破,所需要的乃是哲学家赵汀阳所说的“创作眼光”,无论中国古典传统、建国前三十年的传统、改革开放的新传统或西方的思想知识体系,都是创造中国新文明的有用资源。从这个角度说,反西方没有意义,反中国自己传统没有意义,反建国前三十年的经历也没有意义。[全文]
-
英国想从习近平访问中获得什么
对美国、欧盟的失望促使英国向东看。英国不仅在经济上抓住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机遇,国际秩序塑造上也越来越把重点放在中国所代表的新兴国家身上。过去,英国是通过美国来“塑造”世界,今天决心通过“塑造”中国来“塑造”世界。[全文]
-
“一带一路”怎么翻译?这可不是小问题
笔者多次出国讲述“一带一路”,多用“One Belt One Road”,老外不是误解,而是不解、听不懂——“一带一路”是什么?当然,听不懂本身就是中国特色。其实,老外抱怨的不是名称,而是内容——油画思维无法理解水墨画。[全文]
-
如何跟欧洲人讲“一带一路”?
随比利时国王访问武汉的欧洲友人告诉笔者,欧洲人对“武汉每天不一样”宣传口号见了就害怕。欧洲人心态不像中国人这么年轻,担心变化。笔者曾任中国驻欧盟使团外交官,深感欧洲发展不平衡,对华态度不一,在对他们讲述“一带一路”时要特别注意……[全文]
-
我问北约副秘书长:你们能有全球合法性吗?
近日,笔者参加了第十届布拉迪斯拉发全球安全论坛。欧洲议会的亲台议员担心大陆达到台湾的人均收入水平,经济总量超过美欧之和;美国人弗里曼则认为中国经济会像日本那样走下坡路;而笔者对北约副秘书长弗什堡的发问,引起了激烈反响。[全文]
-
直击香会| 面对美国,两岸三地学者站在一起
这次香会,台湾政治大学刘复国教授与我联手,狠狠教训了一下每年质疑九段线合法性的美国人葛来仪,并共同接受外媒采访,一致发出中国声音。不论是南海问题,还是“一带一路”,团结两岸三地、海外华人华侨,相互在国际场合补台唱戏,中国多边外交就更娴熟了。[全文]
-
直击香会| 勿因小盟友损害中美关系
围绕中国在南海填礁造岛的行为,东南亚小国罔顾越南、菲律宾等长期占礁建岛的事实,哭爹喊娘要美国出面阻止中国。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可能因为小国尤其是美国的小盟友而失控,违反中美共同意志,给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