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个关键词解读“习式法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维权与维稳、依法依宪治国、司法公正、政法队伍建设……借助这一系列的关键词,解读习式治国理政的“法治”思路。[全文]
-
习近平谈新疆工作: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加强民族团结,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严打反恐斗争。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全文]
-
习近平的经济观:勇于改革、稳中有为、关注民生
”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过细,宏观经济调节还不完善,市场监管问题较多,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公共服务比较薄弱。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更好适应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要求。” [全文]
-
习近平的教育观:公平、立德、改革,方能人生出彩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全文]
-
习近平的党员观:总书记教你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全文]
-
习近平的人才观: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全文]
-
习近平的军事观:听党指挥是灵魂 能打胜仗是核心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全文]
-
习近平的国际合作观:以“中国智慧”构建国际合作新格局
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文明观和世界观,力图运用“中国方案”破解全球治理难题。让我们通过习主席在外事活动中一系列的讲话,来感悟他旨在构建国际合作的“中国智慧”。 [全文]
-
习近平的历史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很强的历史感,有着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他善于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现状、认清趋势、把握未来。让我们一起学习总书记的历史观。[全文]
-
习近平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他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思想根植于中国实际,是多年积累形成的,并一以贯之不断发展。[全文]
-
习近平论述全面深化改革之改革的内在规律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共分12个专题,收入274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的讲话、演讲、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全文]
-
习近平论述全面深化改革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共分12个专题,收入274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的讲话、演讲、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全文]
-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出版说明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共分12个专题,收入274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的讲话、演讲、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全文]
-
习近平论述全面深化改革之创新社会体制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共分12个专题,收入274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的讲话、演讲、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全文]
-
习近平论述全面深化改革之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共分12个专题,收入274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的讲话、演讲、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全文]
-
习近平论述全面深化改革之改革开放的性质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共分12个专题,收入274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的讲话、演讲、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