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首访总结:回答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做
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主张以应对全球挑战为主线,重点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中国怎么做”等核心问题,引导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讨论聚焦休戚与共、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树立了中国作为世界发展正能量的积极形象。[全文]
-
瑞士联邦委员会全体成员欢迎习近平
当地时间1月15日中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苏黎世国际机场,开始对瑞士联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在机场举行的欢迎仪式。[全文]
-
这位“黄土地的儿子”牵挂着别人,也被别人牵挂
辞旧迎新之时,你最牵挂的人是谁?也许是父母、儿女、爱人…… 然而有这样一位“黄土地的儿子”,牵挂着13亿中国人。[全文]
-
2016从严治党年度汉字:规、严、责
回眸2016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党风政风展现新气象,在管党治党建设党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从年初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正式施行,到年中问责条例出台,再到同步制定修订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明显提速,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全文]
-
新华社:坚持“四个统一”,深化正风反腐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实践中形成新的认识,又以新的认识指导新的实践,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实际、把握规律,系统总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四个统一”的重要启示和经验,为我们深化正风反腐、抓好管党治党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南。[全文]
-
中纪委全会今召开 将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新部署
永葆政治本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写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召开之际。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文]
-
习近平:巡视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了重大成效。其中,巡视工作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全文]
-
新华网:习近平用历史给党员"补钙"
2016年,习近平多次出席对中国革命历史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纵观这些讲话,理想信念是核心内容。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的2016”年终系列之四《2016,习近平给党员干部补精神之“钙”》,与您一起学习、理解习近平强调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精神的良苦用心。[全文]
-
“不得罪成百上千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
2015年1月中共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后,《人民日报》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的评论文章中,有这样振聋发聩的一句话“不得罪成百上千腐败分子 就要得罪13亿人民”。今天,新华社刊发1万1千多字的述评文章:《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评述》,文中首次披露,这句话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说。[全文]
-
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
在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高校教育工作作了指导。他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据微信公号“学校小组”1月2日消息,习近平在会议上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95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全文]
-
4年40万公里,这不是一个人的长征
这四年来,习近平足迹遍布五大洲,一个古老的文明型国家渐渐迈向世界舞台中央。但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还有很多雪山和草地需要跨越,甚至还有“围追堵截”。4年40万公里 不是他一个人的长征,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长征。我们和他,都还在路上。[全文]
-
习近平指示上海自贸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3年来,上海市、商务部等不负重托和厚望,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紧抓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工作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初衷。望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把握基本定位,强化使命担当,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全文]
-
习近平对政治局同志提出这些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6日至27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对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的对照检查发言进行了总结,并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准则》、《条例》提出了要求。新华网“学习进行时”为您细细梳理。[全文]
-
人民日报:争取国际话语权是这代媒体人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对此,人民日报12月29日刊登人民日报社编委、海外版总编辑王树成的评论文章。文章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媒体做好对外传播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明确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掌握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方法,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全文]
-
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判断重大变化:压倒性态势已形成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8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指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得到人民群众称赞,党心民心得到极大提振。 观察者网注意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表述意味着党中央对于当前反腐形势的判断出现重大变化。年初,对于反腐形势的说法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全文]
-
新闻联播头条16分钟,习近平说了很多硬话
据央视新闻联播27日头条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6日至27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一条的内容长达15分54秒,透露很多重要内容。[全文]
-
习近平与潘基文通话:赞其为深化中国同联合国关系作贡献
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电话。习近平积极评价潘基文担任联合国秘书长10年来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繁荣事业作出的积极努力,以及为深化中国同联合国合作作出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很多,需要加强全球有效治理,更好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全文]
-
今年14省区省级党委换届 首现70后常委
2016年是十九大之前的换届之年,自年初起,市县乡镇的地方党委陆续换届。10月起,省级党代会陆续召开,省级党委展开换届工作。[全文]
-
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推动这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历史使命、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要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补齐党建方面的法规制度短板,力争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全文]
-
习近平:全面小康的中心是人民
据《人民日报》12月24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