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开经验,就是“一带一路”的彩排
过去近四十年中,中国又经历了沿海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伟大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开放经验。某种意义上,我们好像已经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一带一路”进行了一些预演和彩排。[全文]
-
给今天的台湾打分,我给C-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是我们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企盼。台湾的所谓“民主化”,已经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了,然而面对祖国大陆的快速崛起,曾经的那个亚洲四小龙之首,如今已是风光不在,经济下滑、腐败频发、政治冲突,那么时至今日台湾民主到底遭遇了哪些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又有哪些。[全文]
-
跟美国模式竞争,我们一点都不怕
中国梦事实上比美国梦精彩得多,在向全世界推销方面等等,我们就不如人家做得好,这我们要实事求是。或者换句话说我们硬实力迅速崛起,软实力还没有跟上。这正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但是有这个硬实力,你就可以有底气了。然后就一定能够逐步把这个工作做好。[全文]
-
西方民主制度用中国话怎么说?
西方民主制度,实际上如果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叫下下策。而我们现代的制度设计,是结合了下下策和上上策,所以这个政治制度是非常有力量的。[全文]
-
中国:重返世界之巅
中国人有“大国情结”,因为这个国家曾领先世界上千年,后因内忧外患而跌入低谷,但通过长达百年的奋斗和牺牲,中国又快步赶了上来,正在重返世界之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全文]
-
挪威已“深刻反思”刘晓波事件,诺委会答上这三问了吗?
19日,中挪双方发表了关系正常化的声明。六年前,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钟情于刘晓波“人权斗士”的“光环”,却对他“三百年殖民论”等诸多违反基本人权的乖谬言论视若无睹。张维为教授的这篇旧文,道出了“全球普世人权”与“西方话语霸权”二者的虚实关系。[全文]
-
替西方模式把把脉:一个“被宠坏的孩子”
我把西方模式叫做“被宠坏的孩子”。他家财万贯,有祖上的积累,其中很多是通过战争的掠夺。虽然制度运作不灵了,但他还可以挺住,只是确实日子越来越难过。[全文]
-
为什么中国能“党指挥枪”?靠这四艘“船”
如果中国共产党向西方政党那样,只代表“一艘船”,只代表某一个特定利益团体的话,那就不能领导军队。但如果是代表人民的整体,代表“四艘船”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为什么说党指挥枪?就是这个道理。[全文]
-
英语母语是印度优势?从汉字来谈中国的文化自信
因为印度经过英国的殖民,所以社会精英是讲英语的,英语跟母语一样。很多印度人就特别自豪,说你看我们跟西方沟通起来,没有任何困难,印度之所以能够发展得快,甚至以后比中国还要快,英语是绝对优势。而我的看法不一样……[全文]
-
亲历卡斯特罗演讲:预言帝与听众的18次笑声
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去世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1998年5月,他曾来瑞士日内瓦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并应邀到日内瓦外交俱乐部做了演讲,我也应邀聆听了这位传奇人物的演讲。我找出当时的笔记,卡斯特罗的谈笑风生跃然纸上。[全文]
-
维为道来:中国可能正在重新界定“什么是现代化”
当今中国的崛起被认定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何为文明型国家,文明型国家有哪些特征?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又会给世界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全文]
-
3个节点,中国重回世界之巅
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我们是远远领先西方的。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落伍了……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习近平,我们又开始了重返“世界之巅”的进程。[全文]
-
互联网治理,要靠中国的“协商民主”
世界的事要大家商量着办。中国人主张协商民主,在国内国外都提倡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模式是中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网络空间的治理特别需要协商民主才能真正做好,因为它涉及到各方利益的调整。我那天对英国朋友也说,像脱欧这样的事,如果借鉴中国的协商民主模式,效果会好得多。[全文]
-
维为道来:中国如何自信回应质疑
当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哪里去。如何弄清楚,说明白,如何自信地反映成绩,回应质疑。一起来听听张维为教授怎么看。[全文]
-
维为道来:中国话语权的崛起
纵观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有观点认为,在国家崛起的进程当中,能否实现话语权的崛起,也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那么什么是话语体系,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方话语,果真万试万灵吗?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还要解决哪些问题。一起来听张教授聊聊中国话语权的崛起。[全文]
-
中国正在说:中国人你要自信,中国的年轻人你更要自信
在第一期《中国正在说》节目中,张维为通过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国际比较,针对中国崛起这一话题与大家进行了讨论。并以《中国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对我们要走什么道路,我们将往何处去,提供了他的答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