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澳自贸区 比零关税更有意义的事
澳洲100%的货物贸易产品、中国97%的货物贸易产品实现零关税,中澳自贸区的标杆意义远不止此。观察者网采访三位专家,他们分别从中国对澳投资的负面清单、政府采购、竞争中立等关键议题上的突破,以及中澳自贸区对TPP的关系、一带一路的推动等领域展开讨论。[全文]
-
中国经济爬坡过坎还要3-5年
与2013年7.7%的经济增速比,2014年新增就业数增加,更重要的是城乡收入比也大幅下降,基尼系数也下降了,这说明人们担忧的收入差距正日趋缩小。因此7.4%的经济增幅,即使创下24年来的经济新低,也没什么不好。[全文]
-
中共与世界对话| 中国改革对世界的五大影响
9月3日,由“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和“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两大智库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在北京举行。张燕生指出,中国老百姓是否能像几千年来那样,富了仍然坚持开小车、吃小餐、住小房,将决定中国为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全文]
-
产业若对抗,中美都是输家
中美第四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在2012年5月3日举行,如何开创中美两国产业互补合作将必定是对话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工业经济时代,而美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两国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互补性特征,是合作基础。应从增进全球福祉的大局出发,正确对待中美产业之间的竞争性。美国全国商会会长多诺霍对中美欧产业合作与竞争关系曾说过,世界三大引擎要合作不要对抗,否则都是输家。[全文]
-
全球经济再平衡 中美应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
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全球治理缺失导致美国等国过度消费、过度借贷、过度进口、过度福利、过度享受全球化红利,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全球自由化与发展、效率与公平之间的严重失衡。美国应当承担起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和转嫁负担。[全文]
-
张燕生:中国要抓住第三次经济全球化弯道超车机会
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不过,本轮经济全球化虽然造就了相互依赖的“地球村”,却没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全球治理机制。尤其当全球化开 始步入金融市场一体化阶段,开放的系统性风险迅速上升,这给快速崛起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影响。 [全文]
-
赶超美国:我们可能输在哪里
最近几年,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热衷于预测和计算中国何时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笔者认为讨论的重点不是何时超越美国以及如何预测的问题,而是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赶超战略以及如何保证中国的增长趋势长期持续的问题。[全文]
-
张燕生:中国CPI上升并未被掩饰
这次CPI权重的调整,既符合老百姓支出结构的进步,也符合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更能体现物价上涨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全文]
-
张燕生: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再平衡战略
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南北发展不平衡,中美贸易顺差是全球化的结果,我国是全球经济失衡最大的受害者,在此形势下我国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要素投入支撑的增长转变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支撑的经济增长,优化国际收支结构,通过扩大内需、扩大进口和走出去实施再平衡战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