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G20,告别“西方中心”时代
杭州G20峰会跨越了三道分水岭:第一是G20集团核心任务的转换,第二是经济政策与全球治理主导思想的演进,第三是全球经济合作议题倡议者与引领者角色的交替。这次G20峰会启动了全球经济合作机制的系统性改革,标志人类历史正式告别以西方为世界中心的时代。[全文]
-
东亚峰会前,看看各国政体的“合法性”
合法性对于有效的治理是一个不可欠缺的条件,政治权威需要获得广大人民普遍的接纳甚至拥护,否则它的合法性会面临根本性的挑战。很多专家或媒体都认为东亚国家不是民主的,体制的合法性是最低的,但是经过数据调查,该地区的民众对国家体制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却很高。[全文]
-
欧洲的梦魇才刚开始
英国脱欧意谓着过去三十多年全球化的进行方向与游戏规则都将被迫修正。欧洲要担心的还不仅仅是欧盟可能解体的梦魇。原住人口不断老化与萎缩,而穆斯林裔人口数却快速成长,带来层出不穷的欧洲世俗化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融合难题。[全文]
-
当年,英法为什么要强推海岛专属经济区?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英法虽然丧失了大量的陆上殖民属地,但仍保有大量的小岛,他们与美国合谋,在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过程中,强行推出海岛周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EEZ)主张,让蕞尔小岛可以比照大陆礁棚的延伸权利。[全文]
-
谁来驯服台湾“立法院”这只怪兽?
台湾民主体制运作失灵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立法院”不断自主扩权,行政、立法互动严重关系失衡,完全凌驾行政权之上。只有他玩允许电子媒体摄影机可以堂而皇之进入议事会场,为了冲收视率的电视台与急于作秀的“立委”,形成共生关系。可悲的是,台湾民众对这些“宪政”乱象已见怪不怪,政论节目也把这种病态视为常态。[全文]
-
弗里德曼曾说,“做一天中国,一天就好”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和通用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对谈时提到,伊梅尔特很多美好的构想在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都做不到,因为美国利益团体的游说政治一定会否决他这些政策,除非“让我们做一天中国”才有可能一步到位。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也透露出他认识到中国政治体制比美国体制更有可能达成“社会最佳选择”。[全文]
-
蔡英文的千钧重担
美国的决策者看得比我们更清楚。此时此刻的北京,在处理两岸关系上可运用的外交、军事与经济筹码与16年前陈水扁刚接任总统时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华府相信蔡英文会尽可能避免重蹈陈水扁的覆辙,不过仅仅是消极避免踩政治红线,已不足以维护台海现状。[全文]
-
作为精英的他↓ 如何挑动草根民众
特朗普原本就不可能是共和党金主属意的人选,因为他们驾驭不了他。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特朗普居然胆敢以最赤裸裸的方式,来鼓动这批以中低教育程度白人选民为主体的草根群众,在他全面挑动之下,这三股暗流全面沸腾起来,成为淹没共和党初选的洪流。[全文]
-
路遥知马力:“习马会”作用不应拘泥于短期政治效应
如果我们将“九二共识”比喻为撑竿跳中选手倚赖的那只撑竿的话,过去二十多年里,这只竿一次又一次让两岸关系一举跨越之前难以想象的历史新高度。如果台湾未来的领导人可以继续借助“九二共识”这只竿,“习马会”为他们开辟了两岸最高领导人定期会晤这条全新的康庄大道。[全文]
-
中国的世界还是世界的中国?
西方观察家已经愈来愈担心,他们无法乐观期待一个“世界的中国”出现,反而担心,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挑战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一党执政体制将比西方式民主对于发展中国家更具吸引力,全面冲击近代西方所建构的主权国家体系。[全文]
-
人民币早该入SDR,国际社会装糊涂
当年IMF执行理事会正式批准了加入SDR机制的两个要件。第一个标准中国老早达到。第二个要件没有很客观的认定标准。过去有很多国际媒体认为在大陆开放资本帐可自由兑换前,人民币还不符合可自由使用的门槛,其实这是对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IMF之历史沿革的无知所致。[全文]
-
IS崛起,美国搬起石头砸了盟友的脚
40年前,任何国家一旦与西方国家切断经济关系,就等同于与世界经济切断关系。但是,如今非西方世界已经全面崛起,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美国与西欧占全球经济活动的比重已经从51%,下降到不足40%。总之,这个世界已经不是美国人说了算。[全文]
-
TPP只是让跨国企业“如虎添翼”
TPP协定的背后推手是为美国大企业效命的华府游说团体、大律师事务所与保守阵营智库。它的指导思想是过去三十年美国在全球推销的新自由主义理念。根据这个理念所打造的全球经济秩序,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果实由极少数跨国精英囊括,但其巨大的风险,却主要由经济弱势群体承担。[全文]
-
连福山也不再高捧民主与市场
我的好友福山,20多年前提出“历史终结论”,一夕成名。经过多年沉淀,他已经不再高捧民主与市场。他不久之前更出书倡导新思路,大声呼吁21世纪国家间竞赛的主轴是国家能力建设。福山会有这样的思路转变,是因为两个趋势……[全文]
-
比起中国股市,美国的麻烦更大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未能遵守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应有的财政纪律与宏观经济均衡。最近十年,美国涣散的金融监管与松弛的财政纪律,让美元币值信用成为威胁全球经济体系的不定时炸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终于激发世界各国倡议建立新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意图彻底打破美元的独占地位。[全文]
-
台湾学者对世界的五个思考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朱云汉在新书《高思在云:一个知识分子对21世纪的思考》中,表现出了对世界的深深忧虑和思考。在他看来,“民主”与“自由”正成为世界秩序动荡的根源;美国政体已失去为绝大多数民众谋福祉的基本功能,中国崛起则引发世界秩序重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