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鲁塞尔恐袭:一个后全球化时代的开始?
反对移民是历史上上一轮全球化逆转的重要原因之一,欧盟一直主张人员自由流动,但难民潮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高柏教授预言,如果再在欧洲的哪个大城市出现恐怖主义袭击的事件的话,人员自由流动这一欧盟基本原则将从根本上被撼动。[全文]
-
沙特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
沙特阿拉伯目前正面临着三大挑战,但其应对竟是如此绝望和没有章法,硬是错失与伊朗和解的历史机遇,选择走目前的这样一条看不到任何前途的路。反观伊朗人,他们明显地认识到中国一带一路将为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沙特人或许早晚会认识到,一带一路战略正在为中东的地区秩序带来一个新时代。[全文]
-
普京插手叙利亚和一带一路有什么关系?
默克尔和奥朗德近期内都要访华。中国应该利用由于普京干预叙利亚而带来的欧洲难民危机、叙利亚危机和乌克兰危机对中东和欧洲地缘政治局面的深刻影响来乘机推动建立涵盖欧亚大陆,特别是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同盟和欧盟主导的容克计划之间的对接,争取建立一个正式的三方的政治经济协调机制。[全文]
-
以陆权对冲TPP,与当年的俄德有何不同?
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当年俄国和德国的陆权战略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把铁路作为地缘政治中军事对抗的手段,而前者则把铁路作为地缘经济中合作的手段。同时,与俄国和德国相比,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均更为有利,中国有更大的机会发展陆权。 [全文]
-
一带一路上,如何打理中印关系
中国对印度经常是打也不是,拉也不是。印度不会因为中国想友好,就不与中国争当头号发展中大国;印度也不会因为中国提供投资,就会忘记1962年的那场战争;印度更不会因为中国想和平,就放弃对有争议的领土的立场。[全文]
-
中巴铁路是中国陆权战略之纲
中巴铁路将帮助中国融合巴基斯坦经济,安定阿富汗,从根源上抑制和减少中国境外恐怖主义对中国西部边疆安全的威胁;它将帮助中国建立与印度之间的共同战略利益;还将帮助中国解决伊朗问题和巴以问题,确立中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影响力做好准备。[全文]
-
中国高铁与“一带一路”战略大智慧
“一带一路”作为特殊国际形势下中国领导人精心打造的战略重器,高铁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自身体制优势创造的一个最成功战略产业,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以及应对国际国内重大挑战有着怎样的深远影响?[全文]
-
中国高铁开启新陆权时代?
李克强访英时洽谈高铁合作。习李为何当起高铁的“首席推销员”?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日德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引领高铁的发展?记者专访即将担任西南交大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的高柏教授,观察者网全文首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