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执法”冲之鸟,中国也要有自己的“航行自由”项目
中国“海大”号科考船进入冲之鸟“岛”附近海域,一方面是老问题的一次新冲突,并没有在法理和实际控制上改变现状;另一方面也是一次探索海洋维权手段的启发,中国也可以如法炮制、制定中国版的“航行自由”项目,针对某些国家的“过度海洋声索”采取实际行动,宣示中国的海洋主张。[全文]
-
中美南海较量输赢各半
华盛顿的努力成功地争取到了各国对地区秩序的支持,这些努力很可能让美国在该地区较长期的军事存在方面取得成果。但这些努力并未阻止中国改变南中国海近期的军事平衡。如果美国及其伙伴想要制止中国令人不安的推进,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弥合政治平衡与军事平衡之间的鸿沟上。[全文]
-
美国的“航行自由项目”是什么?
“航行自由项目”是美国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国际习惯法而实施的“法律”行动(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会尚未批准该公约)。在该项目下,军舰巡航的目标岛屿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巡航方式也是经过仔细斟酌的。该计划有着详细而完整的标准和程序,只要政府高层决定就可以按照程序启动。[全文]
-
警惕!越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小动作
越南教育部考虑在教科书中增加1979年越中边境战争、西沙海战、南沙海战等内容;官方高调纪念中越战争……近日,越南在意识形态领域小动作频频,竟然都发生在所谓“亲华”的阮富仲总书记连任之后,无论是亲华派还是亲美派,在维护越南国家利益上是高度一致的,想要在中美博弈中分得一杯羹。[全文]
-
中国应以综合手段应对解决南海争端
对于应如何维护核心利益、维护国家主权,国内也出现了一些过于简单的提法和看法,如认为中国提出核心利益就是“划出了一条红线”,一旦触及这一红线,就要坚决使用武力,否则似乎就是软弱和退让。这样的认识显然是片面的、有害的。[全文]
-
白宫拖延美军行动,奥巴马尽力了?
在美国军方和国会与外事相关的委员会里,“鹰派”观点和“中国威胁论”占明显上风,尽管白宫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并不明确甚至自相矛盾,但对于即将卸任的奥巴马来说,批准美国海军的“航行自由”行动,是其在中东战略失败后挽回颜面的一步棋。[全文]
-
美国主张的航行自由是谁的自由?
美国一直声称“航行自由主张”是为全球共同利益服务的。但在践行这种主张的过程中,美国自封为全球法官,单方面决定他国的主张是否违反航行自由,无视别国领土权利地派遣军舰采取“纠正”行动。不论美国的盟友还是敌人,都没有机会证明自己主张的合理性。[全文]
-
拉森舰来秀一把,也算咽下中国扩礁建岛“这口气”
世界舆论最严峻的分析认为这是中美在亚太直接对抗的开始,它最终可能升级为两国的全球对抗。如果中国舆论一下子感觉受到羞辱,我们内部充满怨气,相互指责,对外放开嗓子说些兑现不了的硬话,显得进退失据,那么我们就真让日本、菲律宾等看了热闹。[全文]
-
美国究竟想在南海干什么
范长龙飞越太平洋赴美国访问之际,中美关系仿佛也进入了波涛汹涌的不太平的水域。卡特说美国会继续像在全世界各地一样在任何《国际法》允许的地方飞行、航行并进行相关操作——这里其实指的就是美国会继续在南海的相关行为。美国究竟想在南海干什么呢?[全文]
-
南海哪有什么“C型”包围圈
根本不存在一个明确规划好了的所谓“C”型包围圈。美国人并没有那么深谋远虑,那么高瞻远瞩。目前中美在南海,乃至在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对峙,都可谓情势性发展的结果。而情势性发展的意思就是,双方都不希望局势持续恶化,都不希望最终走向武装对抗。也就是说,是可以解局的。[全文]
-
G7在南海吐了口恶气?其实是过气
以P5为中心的九国组织,中美俄英法德印巴南非,今后共同发挥管治国际社会的领导作用。这样既维护了战后秩序,又开辟了替代霸权独占国际事务的改革方向。而且在安理会改革尚未达成共识阶段,九国组织也不失为一个较可行的阶段性措施。[全文]
-
环球时报:光让步建不成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军方公开互呛今后或会成为“常态”。以往中美的那种“氛围”是以中国“让着”对方为代价的,但中国不可能无限制地让下去。美日过于咄咄逼人,会迫使中国考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亚太和平与稳定的责任需要大家共担,而不能仅由中国让步。这是美日等调整对华态度的前提。[全文]
-
中国海权实践之树常青
理论毕竟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中国海权实践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向前推进并获重大突破。发展真的是硬道理,中国海权事业的进步如此令人鼓舞,以致当年学界关于中国是否需要发展海权和海军、是否需要建造航空母舰等疑问,成了即使最初大篇幅提出这些置疑的学问人也不愿正面提及的“陈年往事”。 [全文]
-
防空识别区不是领空,日本你急什么?
中国政府对外公布了东海防空识别区当天,日本就迫不及待提出了抗议。事实上,中国不是第一个设立防空识别区的国家,也不是防空识别区面积最大的国家。过去十几年,日方打着防空识别区的幌子做损害中国利益的事。中国的防空识别区究竟是胡萝卜还是大棒,就要看日方以什么姿态回应了。[全文]
-
中国周边外交越来越有“型”
习主席提出“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要求周边外交兼顾平面与海空,以及当前与未来。在这种思路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海防空识别区等,无疑是个前瞻开阔、立足长远的宏大战略。中国周边外交已从“反应型”进化为“维权维稳结合型”,并正在升级为“顶层设计、固本强基型”。[全文]
-
帝国星罗棋布,中国只是边缘(精华版)
观察者网独家翻译《New Left Review》今年第80期剑桥大学发展学委员会主席文章《帝国列岛》:历史上看,中国具备侵略殖民南海和太平洋地区的技术条件和政治条件,但中国并未那么做。今天,老牌殖民帝国凭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利用殖民时代留下的荒岛控制着大片专属经济区,西方媒体却盯住中国在南海的动作不放。[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越南扣留一艘中国船只及3名船员
速读责任编辑:丙探
-
印尼称将在南海部署F16来“防小偷”
速读责任编辑:刘楚楚
-
韩轮船撞沉我渔船致9人失踪 被宁波海事法院扣押
速读责任编辑:郭光昊
-
菲律宾总统称要建潜艇部队布防南海
速读责任编辑:丙探
-
美宙斯盾巡洋舰再闯南海 我舰艇监视
速读责任编辑:丙探
-
外交部回应“在西沙部署反舰导弹”
速读责任编辑:新伟
-
马来防长否认中国渔船侵入马海域
速读责任编辑:潘凯恩
-
中越防长会面:两国军队要保持克制 不威胁使用武力
速读责任编辑:周远方
-
英媒:中国在西沙部署鹰击-62远程反舰导弹
速读责任编辑:堵开源
-
马英九邀请的外媒在太平岛看到了啥?
速读责任编辑:马雪
-
菲渔船黄岩岛附近向中国海警船投石 遭驱离
速读责任编辑:周远方
-
台湾两渔船在马六甲遭印尼船只射击
速读责任编辑:堵开源
-
印尼召见中国大使抱怨海警船越境 中方回应
速读责任编辑:周远方
-
西沙海战烈士陵园改造项目启动
速读责任编辑:丙探
-
日媒:中国要日本G7峰会不提南海 遭拒
速读责任编辑:梁福龙
-
美军获准使用五处菲军事基地 一处正对南沙群岛
速读责任编辑:朱海舟
-
时隔15年 日本潜艇将再停菲律宾苏比克湾
速读责任编辑:郭光昊
-
日抗议中国审理钓鱼岛海域撞船案
速读责任编辑:朱海舟
-
中国拟建国际海事司法中心 外媒有些躁动
速读责任编辑:朱敏洁
-
日媒:中国调查船冲之鸟礁附近遭警告
速读责任编辑:潘凯恩
-
-
· 海洋维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国土包括渤海全域和黄海、东海、南海的大部分及专属经济区,共约470万平方千米。海洋权益是主权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人民与政府誓死捍卫海洋权益。2013年,为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海上统一执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国务院整合海监、渔政、海上缉私等相关部门,重组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维权翻开了新的一页。
-
《大海啊故乡》新版MV 美爆!
速读责任编辑:赵岳行
-
她们是驻守在我国最南端的女兵
速读责任编辑:丙探
-
空姐视角下的南沙,美呆了!
速读责任编辑:高雪滢
-
这些天 安倍见谁就给谁碎碎念中国…
速读责任编辑:陶立烽
-
美军在南海与解放军聊家常:我们有披萨,你们吃的啥?
速读责任编辑:王杨
-
海警缉私旗舰神似056轻护引热议
-
我万吨海警船涂上警徽 下水在即
-
我们打胜仗的日子——西沙海战40周年
速读责任编辑:梁福龙
-
中国版“海岸警卫队”涂装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