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新加坡难以承受误读地区局势的代价
当李显龙支持TPP和南海仲裁结果的时候,他已经将新加坡在北京心中的地位至于危险之中。现在,没有美国加入的TPP已经死亡,而曾提出南海仲裁的菲律宾甚至已经张开双臂拥抱北京。新加坡人应该很清楚当下的时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全文]
-
新加坡GDP跳水,是不是该重温下李光耀?
作为全球人均收入最高国家之一的新加坡,GDP突然进入负增长,甚至明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而这一困境的背后,是新加坡政治、经济、战略、外交等诸多方面的折射。战略上一味依靠美国支持,无视经济上有密切联系的中国,是其最大硬伤。[全文]
-
在大国间“拨火”,新加坡玩得好吗
新加坡很忙,恐怕是少有的几个最为活跃的小国之一。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日,声称欢迎日本在本区域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上,新加坡代表“妄提南海仲裁”。相关报道又引发新大使罗家良与《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的“笔仗”。新加坡外交到底是什么套路?[全文]
-
没有李光耀,新加坡有理由自信吗
在这个以华人为主的多民族城市,面对的难题远远不只是强人政治在失去强人之后会怎样。新加坡的近忧,是政治体制能否维持。新生代没有上一代人的经验,在四十多年来繁荣安定的生活环境下,难以理解和接受上一代人的担忧。未来的领导人能否维持现时的局面?[全文]
-
建国尚未成功:强人身后的东南亚
随着李光耀的离开,整个东南亚国家都告别了建国领袖。同样也是政治强人马哈蒂尔隐退之后,马来西亚政治一直处于僵持无力状态。泰国这些年一直处境不佳,越南面临严重的政府腐败。只有印尼在苏哈托之后,成功解决政治乏力。[全文]
-
和傅高义聊聊新加坡
新加坡的选举系统对执政党而言相当有利。总统在与前任总理协商之后指定总理人选,总统虽然是民选的,但除了没有特别多的权力之外,要参选也有各种各样的限制。预选的周期很短,只有那些已经非常有影响的候选人才会被人了解、信任。[全文]
-
李光耀盖棺何必定论
两面派?政治变色龙?不民主?不给福利?在李光耀的光环背后也映出许多阴影。亨廷顿认为新加坡制度在李光耀身后很难继续长期维持,2011年人民行动党已遇到大挫折。盖棺而不定论,或许今日之后,才是最考验新加坡人政治智慧的时代。[全文]
-
李光耀如何质疑李嘉诚、陈方安生
李光耀以不屑的语气问,李嘉诚可有制造一件营销世界的商品?没有。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决定退出政府,她不支持北京的干预,以为仍行英国的一套、落实民主和有美国的支持,香港便能“五十年不变”。李光耀认为这种想法简直是垃圾。[全文]
-
新加坡骚乱对中国的警示
新加坡毫无征兆地突然爆发了44年来的首次骚乱,大多数人的反应是震惊和难以理解。其实在新加坡,社会问题就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也就是社会问题,两者无法分开。新加坡与中国相比,前者已经彻底完成了经济和社会的一体化,后者则正处在这个一体化进程当中;这就意味着,在新加坡发生的问题,也将在中国各个城市或早或晚地出现。[全文]
-
新加坡上演“绝望的呐喊”?
8日晚上发生的骚乱被称为新加坡近40年来的首次骚乱,大多数参与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南亚裔客工。新加坡主要产业对客工的依赖率已达50%以上,但他们的工薪远远低于本地居民,几乎没有升迁发展的机会,不能享有本地居民可以得到的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障。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全文]
-
新加坡车牌管理观察:上海学什么?
新加坡和上海有着相似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又是世界上两个最早实施私车额度拍卖的地区。在交通管理上他们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今天又恰是上海市新一轮机动车牌照拍卖的日子;那么,上海如何实现“世界一流”的交通管理目标?可以从新加坡私车管理制度的历史和经验中获得哪些启发?[全文]
-
新加坡:一张车牌一套房
对于新加坡人来说,拥有一辆车是个昂贵的梦想。最便宜的拥车证的价格几乎等同于当地一套两室一厅。不过,对于新加坡政府来说,拍卖拥车证以来,控制车辆增长的效果却颇为明显。其细致独到的竞拍系统令人咂舌。可以说,新加坡有着“更贵的车牌,更好的交通”。[全文]
-
两条小龙真奇怪
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和香港一直是亚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模范,但今天来看,两地均风光不再。新加坡与香港的式微引发了两地媒体人及学者的焦虑。而2013年2月,新加坡发生的一次抗议政府移民新政的示威集会更戳到了两地媒体人的神经…… [全文]
-
【转载】新加坡神话破灭了吗?
香港学者邝健铭先生未必对新加坡有全面的了解,新加坡的成功不是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发展,现在虽然出现了高速发展带来的一些失衡,但远比不发展、同时又失衡,更容易解决。新加坡政府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民生问题,新加坡社会也有足够的纠错能力,新加坡的民主机制是有效的。[全文]
-
新加坡神话破灭?
芳林公园的四千人集会戳破了香港人一厢情愿推崇的“新加坡神话”,神话的破灭其实有迹可循。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方式、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得小市民生活压力增大、身份认同面临危机。旨在引进更多外来人口的白皮书势必遭到民众的激烈抗议。集会是新加坡积攒已久的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批评李光耀少年抵美寻求庇护 被暂时拘留
速读责任编辑:廖志鸿
-
新加坡防长:遏制中国崛起既不可能也无战略必要
速读责任编辑:廖志鸿
-
新媒:中国查扣装甲车是警告新加坡
速读责任编辑:周远方
-
新加坡认领在港被扣装甲车:海外训练
速读责任编辑:李东尧
-
李显龙访澳重防务 外媒:因南海问题惹恼中国
速读责任编辑:李东尧
-
国防大学教授:新加坡应该为损害中国利益付出代价
速读责任编辑:隆洋
国防大学教授:新加坡应该为损害中国利益付出代价
发表时间:2016-10-01 17:01:50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隆洋10月1日,一段中国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的采访引发香港南华早报的注意。9月29日,金一南就“胡锡进杠上新加坡大使”一事告诉央广网,新加坡一直积极主动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虽然自己宣称不结盟,但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新方在美国遏制围堵中国的战略中充当军师,积极主动帮美国人出谋划策,挑动中美对抗来彰显其地位作用。同时,美国借助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牢牢控制中国经济赖以发展的海上通道。中方必须采取行动,让新加坡为其严重干扰损害中国利益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金一南举例称,去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言,一个小时全部在谈南海问题。另外,美国所谓“重返亚太”战略,刚开始没有提“亚太再平衡”,但李光耀与奥巴马进行两次彻夜长谈,最后导致奥巴马政府把“重返亚太”改成“亚太再平衡”。 -
关于南海,李显龙在日本到底说了什么
速读责任编辑:朱敏洁
-
新加坡总理访日 与安倍提"南海秩序"
速读责任编辑:周远方
-
李显龙声称南海仲裁“强而有力” 外交部回应
速读责任编辑:郭光昊
-
李显龙访美,与白宫“互相接管”对方社交媒体账号
速读责任编辑:周远方
-
中国女子在新加坡失踪9天后发现遗体 男性嫌犯被捕
速读责任编辑:叶娜妮
-
中车:新加坡地铁列车缺陷无安全风险
速读责任编辑:梁福龙
-
批李光耀的17岁少年再被起诉 面临8项指控
速读责任编辑:朱敏洁
-
新加坡文教界请愿 要求牛津词典删侮辱华校生词汇
速读责任编辑:谢珊珊
-
李显龙:为制衡中国 美应尽快批准TPP
速读责任编辑:guancha146
-
李显龙:各国仍在适应中国崛起
速读责任编辑:新伟
-
李光耀女儿:父亲生前坚决反对个人崇拜
速读责任编辑:guancha146
-
他写博客影射李显龙被判赔70万 17年才能还清
速读责任编辑:周远方
-
新加坡:无须对美侦察机短驻反应过度
速读责任编辑:梁福龙
-
中新成全方位合作伙伴 第三合作项目落户重庆
速读责任编辑:梁福龙
-
-
· 新加坡 ·
新加坡又名狮城,其经济发展确如狮子般威武猛健。这个威权与民主交揉的国家,与中国存在着诸多相似,近年来国内不少官员南下取经。然而借鉴效果如何,需要打个问号。南方的这只狮子只需守住一隅“李家坡”,而中国龙脚下却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
-
为讨要装甲车,新加坡网友创作了一首歌
速读责任编辑:邱荔
-
日裔网编杜撰故事诋毁中国人 在新加坡被判10个月
速读责任编辑:徐书婷
-
有种胡姬花叫做“习近平-彭丽媛兰花”
速读责任编辑:何书睿
-
6新加坡宗教人员挪用教会3600万美元 只为捧红教会老大的老婆
速读责任编辑:朱海舟
6新加坡宗教人员挪用教会3600万美元 只为捧红教会老大的老婆
发表时间:2015-10-22 14:13:49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朱海舟据南华早报10月21日报道,新加坡城市丰收教会(City Harvest Church)创办人康希等六人被控失信的案件10月21日宣判,法官裁决六名被告罪名全部成立。 康希和其他5名神职人员在2012年被告上法庭,状告称他们在2007至2009年间控滥用教会资产,用来打造康希牧师的妻子、流行歌手身份的何耀珊的歌唱事业,使教会的预算赤字高达180万美元。何耀珊一度斥巨资欲进军好莱坞,例如一笔1042万美元的宣传费,其中包括了广告费100万美元、音乐视频100万美元、行旅费70万美元、国际行销100万美元和打歌服30万美元等。 -
李光耀对话女博士:不要浪费时间啦 找个男朋友
· 向李光耀学习什么 -
李光耀病情恶化 媒体发完讣告发道歉
-
新加坡的马都长这样吗?
-
新加坡读小学竟有世袭制!
-